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在魏蜀吴三国缔造者中间 , 曹操和孙权都有好几个儿子 , 无继嗣之优;惟刘备戎马半生 , 到建安六年走依荆州刘表 , 已是四十一岁的人了 , 仍然后继无嗣 , 万般无奈才养寇封为子 , 改名刘封 , 让这位螟蛉之子来承继刘氏香火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一、刘备是收养刘封在先 , 还是生刘禅在先呢?
这件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已经讲得很清楚 。 《三国志·刘封传》说:“先生至荆州 , 以未有继嗣 , 养封为子 。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也说:“初 , 封本罗侯寇氏之子 , 汉中王初到荆州 , 以未有继嗣 , 养封为子 。 ”但是到了建安十一年 , 刘备那位“美如玉人”的甘夫人 , 为他生了个宝贝儿子刘禅 , 刘封的嗣子地位从此便成为问题 。
《三国志?后主传》云:“(章武)三年夏四月 , 先主殂于永安宫 。 五月 , 后主袭位于成都 , 时年十七 。 ”这就是说 , 刘禅生于建安十一年是可以准确推算出来的 。 而刘备又是于何时收养刘封的呢?
从史书中还查不出具体的时间 , 但却有充分的根据说刘备养刘封在先 , 生刘禅在后 。 《三国志·刘封传》还说:“及先主入蜀 , 自葭萌还攻刘璋 , 时封年二十余 。 ”刘备自葭萌还攻刘璋在建安十七年 , 如果我们把前面引用过的“汉中王初至荆州 , 以未有继嗣 , 养封为子” , 与“先主入蜀 , 自葭萌还攻刘璋 , 时封年二十余”加以印证 , 可知刘备过继刘封为子不会晚于建安十年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此时刘封还是年未及冠的十余岁少年 。 至于他的“有武艺 , 气力过人” , 应该是二十岁左右时的情形 。
二、刘备最初也许没有处死刘封的意思
此后刘封随义父转战四方 , 在底定西川时战功卓著 , 被封为副军中郎将 , 后来受任镇守上庸、西城 , 升迁副军将军 , 担负着抵御曹魏保卫西蜀东北边境的重任 。 当关羽用兵襄樊而败走麦城时 , 因上庸、西城初附西蜀 , 守卫在边境线上所遇到的复杂情况 , 不容许刘封擅离防地率重兵去援救这位义叔 。 至于刘封和孟达之间的不和 , 责任也不全在刘封身上 。 反覆无常的孟达 , 有着自己对利害的考虑 , 诚实而又天真的刘封 , 还摸不透他 。
刘备对自己的义子还算了解 , 所以在孟达、申仪等叛蜀归魏 , 奉命讨伐的刘封战败归还成都后 , 也只不过责备刘封侵陵孟达和不救关羽 , 最初似无处死他的意思 。
当然 , 刘封被义父赐死与“侵陵孟达 , 又不救羽”有一定的关系 , 但却不是主要原因 。 主要是由于刘备、诸葛亮鉴于继嗣之争的严重危害 , 断然采取的一个政治办法 。 这样刘封就成了皇位继存的可悲的牺牲品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三、刘封是如何成为皇位继存的牺牲品的?
当时诸葛亮说的很直率:他认为刘封刚猛 , “易世之后终难制御” , 所以劝刘备除之 。 确实 , 象刘禅那样个“素丝无常 , 唯所染之”的脓包 , 根本不是刘封的对手 , 在刘备去世后 , 刚猛的刘封要是争夺皇位 , 是很不好对付的 , 刘备只好横下一条心处死刘封 。
看起来刘封还是相当忠实于刘备和西蜀政权的 。 别人看得出来的继嗣危机 , 他老实叭叽地不予理睬 。 孟达叛蜀归魏后劝他说“今足下与汉中王 , 道路之人耳 , 亲非骨血而据势权 , 义非君臣而处上位 , 征则有偏任之威 , 居则有副军之号 , 远近所闻也 。 自立阿斗已来 , 有识之人相为寒心 。 如使申生从子与之言 , 必为太伯;卫伋听其弟之谋 , 无彰父之讥也 。 且小白出奔 , 入而为霸:重耳喻垣 , 卒以克复 。 自古有之 , 非独今也 。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这些话虽不免有些挑唆的成分 , 但继嗣危机确是“有识之人相为寒心”的问题 。 刘封如果能像孟达那样 , 多为自己的利害关系想一想 , 不要把对义父的感情和西蜀事业看得那么认真 , 他原不会冤枉地死在刘备的手中 。
临刑之时 , 他悔很交加地叹息说:“假不用孟子度(孟达字子度)之言!”嗅一嗅这退来的觉醒 , 无疑是有一点版逆的味儿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四、罗贯中为何要将刘封之死 , 归因于“不救羽”
观三国历史如数家珍的罗贯中 , 对刘封之死的原因 , 当然了解得相当清楚 。 但是 , 他在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时 , 却小心谨慎地力图避开继嗣问题 , 在无法避开的地方 , 便巧妙地将继嗣问题纳入忠义的范围展开描写 。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细细想来 , 道理也不难明白:罗贯中所要写的是一部历史小说 , 而不是一部断代史 , 他在处理历史题材时完全可以也应当按照自己的创作思想去决定删改取舍 。 陈寿在写作史书《三国志》时 , 不能随意虚构、改制、增补、删除 , 必须忠于历史真实;罗贯中在创作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时 , 可以虚构、改制、增补、删除 , 必须忠于艺术真实 , 并把历史真实改造成艺术真实 。 这难道不正是史学家和文学家最基本的分野吗?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不过 , 罗贯中在小说中并未随心所欲地处理刘封这位被冤死的养子 , 他不似《三国志》的作者那样 , 在叙述刘封之死时 , 寄予不小的同情和惋惜 , 而是严格地按照忠义组合人物与情节的格局 , 完全将刘封之死纳入自己创作思想的轨道 , 显示出与陈寿大不相同的褒贬立场 。
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 , 将自己的同情和爱完全倾注在蜀汉君臣一边 , 决心不让由桃园结义所奠定的忠义关系进一粒砂子 。 于是他从《刘封传》中刘封不受关羽之命率兵救援、在关羽被杀后“先主恨之”和刘封归成都后刘备责刘封“不救羽”等两条记述中 , 深化事象的思想内涵 , 然后展开自己想象的彩翼 , 将刘封之死和刘关张之间的忠义关系紧密联系起来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五、将刘禅出生和过继刘封两事的时间顺序故意作了颠倒
这在艺术表现上确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描写手段 , 但从思想内容来看就改变了历史的真实面目 , 对刘封的死因作出了新的解释 。 小说写刘备攻取城后 , 看中县令刘泌的外甥寇封“人品壮观 , 声音清亮”和“精熟武艺” , 且又是父母双亡寄身于舅父门下的孤儿 , 便将寇封过房为嗣改名刘封 , 为了在故事情节刚刚展开便“先时伏著”人物的命运及事件的因果关系 , 罗贯中改变了一个基本事实 , 虚构了一个重要细节 , 小说在《刘玄德襄阳赴会》一回中 , 说“时建安十二年春 , 甘夫人降生刘禅” , 值得注意的是把刘备养刘封为子一事 , 放在后一回《徐庶定计取樊城》中叙述 , 将刘禅出生和过继刘封两事的时间顺序故意作了颠倒 。
这样改变事实真象的目的 , 是要让读者相信刘备过继刘封 , 并不是为了继嗣 , 而是属于收养英雄豪客一类的义举 。 你看 , 刘备不是已经有儿子了吗?为了暗示刘封之死的因果关系 , 罗贯中信笔点染了刘备带刘封拜关羽、张飞为叔的细节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这里不写张飞的态度 , 独叙关羽不悦之论:“兄长既有子 , 何必用螟蛉?后必有乱也 。 ”小字注者特云:“此是结冤之处 。 ”也就是说 , 这一细节为高度重视兄弟义气的刘备 , 处死不救关羽的刘封一事先伏了一笔 。
六、在罗贯中笔下 , 刘封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
此后在惊心动魂的赤壁大战中 , 不曾看到刘封的战绩 , 大约因他还幼小的缘故 。 取西川为刘备立国的一大关目 , 刘封在还攻葭萌关时 , 与关平活捉杨怀、高沛 , 算是初露头角 。 到了攻取东川战役 , 刘封作为一位青年将领 , 本来正是大有作为之时 , 但在攻打阳平关的战绩中竟是一胜一负 。 他追杀曹操和迎战徐晃 , 还表现得有勇有谋;一遇到曹操的黄须儿曹彰 , 只交手三合便败下阵来 , 惶恐得无颜见义父 , 听说孟达打了胜仗又深恨结仇 。
在罗贯中笔下 , 他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 , 这样的人又杀之何惜?小说作者大大改变了刘封的历史原型 , 把这个战功卓著的刘封改制成为军事才能平庸和性格自私的刘封 。 这也为他后来驻兵上庸不救关羽 , 在情节上作了较为合理的过渡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刘封探知关羽兵败困守麦城 , 对此并非漠然置之 , 关羽部将廖化前来求救之初 , 他也没有断然拒绝 , 而是表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度 。 “奈关公是吾叔父 , 安忍坐视不救乎” , 仍然是他考虑的中心问题;只因孟达的恶意挑拔:说关羽反对刘封继嗣 , 一下子勾起了刘封的旧怨新仇 , 才促使他最后下决心不发兵救援关羽 。 正是这种狭隘自私的决断 , 最终将刘封推上了断头台 。
以忠义为旗帜的刘备 , 将刘封不救援关羽看作“罪不容诛”的不义行为 。 他与诸葛亮商定了一条“二虎相并”的计谋 , 以绝刘封、孟达“两害” , 但刘封、孟达对刘备和西蜀政权的态度却判若云霄 。 孟达毫不犹豫地叛蜀投魏 , 得以赐爵封侯;刘封断然拒绝了孟达投魏的建议 , 深悔孟达“误吾叔侄之义 , 又间吾父子之亲” , 使自己成了不忠不义的逆子 。
可惜这姗姗来迟的悔悟未被刘备鉴察 , 再加上诸葛亮关于继嗣之争的深谋远虑触及了刘备的隐衷 , 遂在刘封战败逃回成都后将他处死 。 刘封继嗣问题在孟达和诸葛亮口中两次提出 , 只不过是决定处死刘封的一种催化剂 , 罗贯中将它纳入忠义的范畴内加以处理 , 使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更为完整统一 。
三国中“刘封之死”,究竟是不是因为“不救关羽”,细思让人心寒
文章图片

七、如何评价“刘封之死”
刘封之死 。 在文学和历史上 , 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 对此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在我看来 , 历史叙述重在秉笔直书 , 文学描写重在表现美学价值 。 在历史上 , 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和诸葛亮 , 为防止因继嗣制之争而引起政治动乱 , 以果断的政治手腕处死刘封 , 有利于西蜀政权的安定团结 。 不过刘封却罪不当死 , 而他的死也表现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的残忍和冷酷 。
在小说中 , 作为忠义的化身的刘备和诸葛亮 , 为了捍卫自己的忠义事业 , 对于不忠义的刘封当然要严加惩处 , 这才符合罗贯中那个时代人们崇尚忠义的社会理想 。 所以不能用历史去指责文学作品 , 也不能用文学作品去代替历史 , 还是让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长期共存互相映照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