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陈木霖:73岁奔走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查“硬伤”



福州新闻网陈木霖:73岁奔走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查“硬伤”
本文插图

古建专家陈木霖(右)在南公河口街区查看施工情况 。
福州晚报采访人员 綦芬/文 叶诚/摄
作为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库成员 , 陈木霖真是太忙了!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常常骑着电动车 , 奔走在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 , 开展技术指导 。
“搞古建要对历史负责”
近日 , 采访人员在南公园边上的南公河口街区工地看到 , 这里正在修建木构民居、风雨廊亭等建筑 。 小花园巷深处 , 陈木霖戴着安全帽 , 带着一帮工人查看情况 , 边走边指导 。
“这座新房子立面的一楣太矮了 , 而且缺少二楣、光规等木构件 。 ”他用激光笔指射对面的老建筑进行比对 , “老房子一楣高 , 卯口也大 。 立面要有二楣这些木构件支撑 , 房子才会牢固 。 ”
陈木霖“挑剔”每一个问题 。 一上午 , 他走了4个小时 , 拍了70多张照片 , 没坐下歇一会儿 。 “回去后 , 要写工作日记 , 总结存在的问题 , 好让设计方、施工方整改 。 ”他说 。
“我们施工中遇到疑难杂症 , 就请陈老师来解决 。 他的要求很严格 , 态度很严肃 。 ”项目负责人说 。
“南公园周边的建筑规制 , 与三坊七巷、上下杭不一样 。 以前三坊七巷聚居官宦人家 , 建筑高大严谨 。 上下杭闽商多 , 建筑规制灵活 , 兼顾经商、居住功能 。 南公河口历史上以贸易功能为主 , 人们住的房子比较简洁 , 用材较小 。 做古建筑这一行必须认真 , 要对历史负责 。 ”陈木霖说 。
“尽量认真做好每件事”
陈木霖73岁 , 福州人 , 原先从事舞台灯光行业 , 1984年开始接触古建 。 靠着单位培养和自己刻苦学习 , 2000年他被评为文博副研究馆员 。
他与福州古建筑结缘 , 要从2006年说起 。 那时应市政府要求 , 福州建工集团专门为修缮三坊七巷成立了福州建工古今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 修缮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古建筑一级施工资质 , 但福州缺乏这类人才 。 最终 , 时任三明市正顺庙文物管理所所长的陈木霖被聘请过来 , 成为该公司的总工 。
陈木霖喜欢跑工地 , 甚至爬上屋顶 , 了解福州古厝的历史风貌 。 他说:“只有在一线得到具体资料 ,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 我尽量认真做好每件事!”
回乡后 , 陈木霖参与修缮了很多古建筑 。
三坊七巷16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已修复15处 , 其中二梅书屋、小黄楼、水榭戏台等12处由他担任技术负责人 , 并任另外3处的技术指导 。 他是朱紫坊“国保”萨镇冰故居抢救性修复的技术负责人和修缮芙蓉园的技术指导 , 也是镇海楼重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
2008年 , 他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成员 。
“只要小车不倒 , 尽管推”
修缮古建要求坚持“四保存”(保存原有布局、结构、材料、工艺) , 实现修旧如旧 。
当初修缮二梅书屋时 , 请的是外省公司进行勘察设计 。 在施工发掘中 , 陈木霖发现花厅原先的建筑形制不是硬山顶 , 而是歇山顶 。 他向国家文物局三坊七巷专家组反映了七八个疑点 。 意见得到专家组认可后 , 他请设计方进行补测 。 设计方对他表示佩服 , 变更了设计图纸 。 最终 , 花厅按歇山顶形制进行修缮 , 还原二梅书屋的韵味 。
“我的目标是尽量恢复各种建筑的时代特征 , 保留古厝的历史信息 。 ”为此 , 他向身边的施工人员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 。
为迎接世遗大会 , 如今福州多个历史文化街区正在开展修缮工程 。 陈木霖担任朱紫坊、上下杭、南公河口、梁厝等古建施工的技术指导 。
【福州新闻网陈木霖:73岁奔走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施工现场查“硬伤”】“您打算干到啥时候?”对此 , 陈木霖笑着说:“只要小车不倒 , 尽管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