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回忆之广州(2)

外祖家住的是1-1号门牌 。 1-1号底层住一家朱姓兴宁客家人 , 三姐弟 , 广州出生广州长大 , 几乎无法用客家话与她向交流 。 朱家父母早已去世 , 据说生前是中山大学教授 , 他们夫妇的瓷骨灰瓶就摆在客厅 。 从朱家的客厅和沙发看 , 早前朱家的生活还是优裕的 , 彼时广州的平民家居是罕有客厅的 。 67年时朱家姐姐已经有工作了 , 俩弟弟和我差不多年龄 , 刚上初中 , 只记得老大叫朱越 , 朱家兄弟及隔离一位叫阿文的高瘦少年就是我平时的玩伴 , 经常一起去逛大街 。 阿文没有父亲 , 妈妈在仓边路中段大门很森严的法院打扫卫生 。 福榕里隔离就是旧的仓边路肉菜市场 , 我们生活倒是挺方便的 。 外祖父外祖母跟小姨是50年代中期迁居广州的 , 想必那年代入个广州户口不太难 。 开头外祖家住在六榕路 , 后来通过香港工作的二舅父 , 向吴姓女的亲戚(或许是其前夫)才租下福榕里1-1号二楼这两个房间迁过来 , 租金是用港币在香港交的 , 所以尽管吴家与外祖家闹矛盾愈演愈烈 , 吴家也无法收回房子逼走外祖一家 。 67/68年的时候 , 尽管各地物质尤其食品贫乏 , 广州却还是供给丰富的 。 菜市场天天有鱼有肉卖 , 活鸡活鸭倒是偶尔才有 , 中山四路的滄州烧腊店腊肉腊肠烧肉梅叉从来不缺 , 唯居民缺的是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