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华讲历史胡雪岩玩官场生意经,却无法控制官场倾轧的潜规则,最终输得很惨( 三 )


“空手套白狼”固然是生意场上的高级技巧 , 但总是要留有后手 , 防备一旦套不住“狼”反被“狼”咬的情况出现 , 可是遗憾的是从来没有看到胡雪岩的备用之手 , 换句话说 , 胡雪岩做事 , 往往给别人留退路 , 却忘了站在悬崖边上的其实是他自己!算盘太精 , 克公肥私
胡雪岩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商人 , 他深知商业活动中“无息币”的原则 , 提出了“做生意一定要活络 , 移东补西不穿帮 , 就是本事”和“八个坛子七个盖 , 盖来盖去不穿帮 , 就是做生意”这样的理论 , 意思就是动用他人资金开拓自己的事业 。

吴学华讲历史胡雪岩玩官场生意经,却无法控制官场倾轧的潜规则,最终输得很惨
本文插图

胡雪岩开钱庄是用官钱作本 , 兼之诚信、来源、鸿财等几家钱庄巨头的“堆花”存款 , 而实际上 , 这些“堆花”只是象征性的存款 , 是为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充斥场面的;他赴湖州经营生意是拿湖州的富家公子的存款作资金;他为左宗棠筹集粮饷也是拿阜康钱庄的存款作本钱的;他与洋人大打生死之仗 , 也是拿阜康钱庄的本钱来经营的 。
的确 , 胡雪岩运用“借力使力”的心法 , 运用别人资金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 但是凡事有得必有失 , 极度地运用他人的资金扩张自己的商业领域 , 却也造成了积累不足的致命弱点 。
胡雪岩只注重眼前利益 , 拆东墙补西墙 , 相信命运 , 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 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 , 对危机没有太多的意识 , 重投机而不重投资 , 到头来因山太陡峭 , 车也只好望山兴叹 , “柳树”太多 , 胡雪岩也只好“误入柳林深处” , 踏上了一条失败的不归路 。
投资要判断各种因素 , 不能凭感觉任意行事 , 而且用钱要留有余地 , 以自己的能力为依据 。 像胡雪岩那样过分借力使力 , 大玩“八个坛子七个盖”的游戏总有一天是要穿帮的 。 不以自己的调度能力为限度 , 时时依靠别人的钱来为自己赚钱 , 即便取得暂时的成功 , 也是要尝到失败的苦果的 。 帮人洗钱 , 两相掣肘
除了主动送银子 , 胡雪岩“孝敬”官吏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吸储他们的赃款代为营运 , 让他们坐收厚利 。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 , 胡雪岩就接受清军官兵的存款 , 这些钱财多是在攻城抢掠中得来的不义之财 , 如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所记曾接受胡雪岩资助的那位湘军营官在重逢胡雪岩时 , 说:“今我有资十万皆得自贼(统治者对农民起义军的诬称)中者 , 固不足告外人 。 ”结果他的这笔浮财就成了胡雪岩开设钱肆的资金 。 随着战局的推进 , “诸将既得贼中兹货多 , 而克城皆置局榷税 , 饷入亦丰 , 莫不诸之光墉所 。 ”到左宗棠镇压陕甘回、捻时 , “肆中湘人存资过千万” 。
后来 , 胡雪岩的钱庄开遍南北 , 各省大吏、京城显贵纷纷到胡雪岩处托存私款 ,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恭亲王奕忻(1832—1898年) , 他是同治帝的叔叔、光绪帝的伯伯 。 还有文煜 , 此人是满洲正蓝旗人 , 由官学生授太常寺库使、累迁刑部郎中 , 历任胡雪岩发迹的徽杭古道直隶霸昌道、四川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直隶总督、神州将军、署闽浙总督 , 到1877年(光绪三年)擢刑部尚书 , 1881年(光绪七年)做了协办大学士 , 文煜自己的地位相当于副宰相 , 他与奕忻还是儿女亲家(文煜的女儿是奕忻长子的嫡福晋) , 他在宦海弄潮多年 , 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 , 在阜康银号中存银就有70万两 。 此外 , 福州布政使沈保桢在阜康的存款也有38万两 。
胡雪岩接受达官贵人的存款 , 使这些人有一个转移赃款的避风港 , 还可坐收丰厚的利息 , 而胡雪岩也通过与这些特殊储户的交往 , 获得了大官的支援 , 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 , 扩大了钱庄的影响 。
当然 , 攀龙附凤不是正当的竞争手段 , 只会获得短时间的畸形繁荣 , 胡雪岩过分与封建势力联结一起 , 结果在他破产时 , 也正是这些官僚投井下石 , 真正“成为萧何 , 败也萧何 , ”空留下后人为之嗟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