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战疫情】这一群“不回家”的人,24小时驻守隔离酒店...

在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过程中 , 如何管理好密切接触者和入境旅客这些高危人群 , 开展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 , 早期发现疑似病例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 为此 , 广州市黄埔区从最初设立的4家医学观察场所扩大到15家 , 医疗团队从20人扩增到现在的90余人 , 包括疾控中心的公卫医生和区内各医疗单位的的临床医生和护士 。
【人员【战疫情】这一群“不回家”的人,24小时驻守隔离酒店...】从日常体温健康监测
到突发医疗状况处置
从基础性疾病指导
到心理咨询疏导
从个人防护培训
到每日信息数据填报
在管理高危人群防扩散的背后战场上
他们以酒店为家 , 真心相待观察人员
热情相助 , 耐心安抚 , 隔离病毒不隔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这群黄埔默默坚守的“不回家的人”!
雷厉风行“大管家”
3月17日下午5点接到上级指示 , 晚上8点进驻隔离酒店 , 当晚带着一名同事通宵收住76位机场转运来的国内外客人 。 有着33年党龄的疾控中心彭明益副主任就是这样雷厉风行 。 他负责15家隔离酒店90多人医疗团队的组建和进驻工作 , 每天执行上级指示和负责沟通处理各团队的特殊情况 , 工作没有节假日和上下班 , 以处理完事情为原则 。 最忙碌的时候他和同事并肩奋战5天4夜 , 每天只睡2小时左右 , 一刻也不敢松懈 。
在医疗服务团队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 , 积极引导大家规范化管理 , 不断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 , 指导各个团队将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物资管理和医疗防护等内容进行编写 , 在区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印制成册 , 发放到各个隔离酒店医疗团队作为工作指引 ,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 同时也得到广州市卫健委巡查组的充分肯定 。
面对连续的高强度工作 , 他毫无半点怨言 , 始终充满活力 , 给大家以正能量 。 为了安抚一位受不了隔离 , 一定要自行离开 , 偏执又冲动的客人 , 他花费了将近一个小时讲解政策和耐心劝说 , 成功说服客人留下;面对各种不便的外籍客人 , 他将工作餐送给客人吃;成功劝解各种复杂情况的客人 , 给客人以温暖 , 给同胞以信心 。 在责任面前 , 他牢记初心 , 勇挑重担 , 为区担当 , 主动承受巨大压力 , 被驻点人员称为酒店的“大管家” , 有他在 , 各个团队感觉就有了主心骨 。
人员【战疫情】这一群“不回家”的人,24小时驻守隔离酒店...
本文图片

▲彭明益副主任接受工作安排
日夜守护“有担当”
4月10日晚上18时 , 夜幕已悄悄降临 , 酒店一群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严阵以待 。 “机场转运的4辆大巴很快就到 , 一次接收72人 , 请大家打起精神 , 优先安排孕妇、老人和幼儿!”黄埔区疾控中心的许丹一边随时跟进转运组微信通知 , 一边安排人员分工 , 为不同旅客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 。
在疾控中心工作了14年的许丹同志 , 疫情初期就主动请缨 。 自1月30日开始 , 她作为第一批人员 , 进驻黄埔区第1家集中医学观察场所 , 65个日日夜夜的驻守 , 热心真诚地服务775名医学观察人员 。
第一天 , 作为接收密切接触者的观察场所 , 酒店所有服务人员存在恐慌心理 , 全部撤退 , 仅剩下5名医护人员和13名安保人员 。 她除了负责划分隔离通道、联系人员转运、指导消毒公司消毒、医疗垃圾的清运等 , 还充当服务员 , 更换床单被罩 , 清理房间卫生 。 晚上9点 , “许医生 , 我们明天有韩国人和日本人解除观察 , 可怎么通知他们?“她急中生智 , 将解除程序和告知事项让翻译录音 , 利用录音与外籍旅客交流 , 顺利地保证近百名外籍旅客解除观察 。
“医生你好 , 我们头痛身体不舒服 , 麻烦你们来看看 。 ”得知是两位81岁的老人 , 她立刻与驻点医生商量 , “把血压计带着 , 他们有高血压、支气管扩张等基础疾病” 。 医生测量老人收缩压210 , 最好转移到医院治疗为妥 。 她一边安抚老人缓解紧张情绪 , 同时和陈玉冰护士长联系救护车当即转移到定点医院检查治疗 , 并且通知老人家属到医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