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王高:基本不可能( 三 )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主流路径 , 一是出口 , 我们生产的产品卖到海外 , 出口比重确实很高;另一个是通过获取海外能力来服务中国市场 , 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方面表现出来的特色 。 现阶段 , 只有少数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绿地经营 。今天论坛时间比较有限 , 我无法更深入的展开 , 简单做个总结 , 全球化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从价值链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 根据生产要素、企业运营、客户等需求进行全方位布局的过程 。 (企业全球化)目标有两个 , 一是把产品做出来同时把成本尽可能降低 , 这样就可以有更高的利润率;另一个方面 , 需要有更大的客户规模以实现最大销售 , 最终实现盈利 。 所以从这个角度可以总结来看 , 全球化是资本本能驱动的结果 , 因为每一分钱投入都希望尽可能多带来回报 , 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然选择 。西方跨国公司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仅是推动者 , 同时也是最大受益者 。 早期 , 利用新兴市场的制造能力 , 服务自己西方发达市场 。 随着新兴市场购买能力的提升 , 不仅在新兴市场制造 , 还以绿地经营的方式开发新兴市场 。 比如 , 中国的14亿人口不仅规模大 , 而且购买力持续提升 , 这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太大了 , 所以我们现在既是制造基地又是销售市场 。但是 ,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的渗透度越来越高 , 也面临一个挑战 , 增长空间开始放缓 , 比如市场接近饱和 , 自身的竞争力下降等 。 这不仅给跨国公司带来挑战 , 对中国企业同样如此 。在全球化过程中 , 中国也是受益者 , 而且是新一轮全球化的推动者 。主要讲四点:首先 , 作为制造基地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 , 我们(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得到大大提升 , 在一些行业我们甚至形成了一些整合上下游的产业链集群 , 比如深圳的电子产品产业集群 ,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诞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其次 , 随着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 一定是跨国公司必争之地 。第三 , 出口仍然是中国企业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 , 绿地经营有限 , 这是目前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受到约束的部分 。第四 , 我们看到过去十年左右时间里 ,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获得资源、技术、品牌等等来提升自己产品的能力 , 但是走出去的目的不是占领海外市场 , 而是服务中国市场 , 这是完全不同的特点 。二、美日从中国撤资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先说一下基本结论 , 美国日本很可能会在本国重新建立一些制造能力 , 特别是口罩、呼吸机等战略物资 , 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 以备不时之需 , 但是不见得一定从中国撤资 , 可以是平行进行的 。 但是 , 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 , 或者迁回本国 , 或者转移到东南亚等其他国家 , 我的判断是基本不可能 。 为什么?首先来看政治因素 , 美日政府提出撤资完全是出于美日自己的国内和国际政治考虑 。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 , 不管民主党还是共和党 , 都会拿中国作为假想敌 , 因为这个容易获得选民支持 。 从国际政治角度考虑 , 全球化早期的时候跨国公司受益是最多的 , 中国受益没有那么多 , 按理说我们应该不高兴 , 但是我们能参与进去就不容易 , 但是到今天中国企业越来越往外走 , 我们的能力越来越强 , 我们也开始直接服务海外市场 , 中国的实力越来越强 , 整个GDP总量也越来越大 , 如果讲比较优势的话 , 下一波全球化中国的受益增速要快过西方国家 。喊出这样的口号对该国的公民的影响却是双面的 , 有些人认为制造工厂都在中国 , 剥夺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 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 。 但是如果这些工厂都搬回美国 , 可能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 但是他的生活真的会变得更好吗?一些商品在新兴工厂市场制造生产出来 , 在保证品质前提下 , 商品成本会尽可能低 , 所以他们才可以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下享受非常高品质的生活 。 如果在美国制造 , 商品价格一定会显著提升 , 收入不能改变 , 还怎么享受相同品质的生活?经济上 , 从中国撤资有悖于资本的本性和经济的基本逻辑 。撤资行为只关注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角色 , 但是忽略了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的角色, 忽略撤出这个市场的后果可能是相当严重的 。 如果撤资真的发生了 , 美国和日本企业所面临的结局将是输远远大于赢 。从制造端看 , 第一 , 撤回本国重建生产能力 , 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 一个是能力代价 , 一个是时间代价 , 目前产业链已经不太存在 , 全都搬回去了 , 产业工人不太存在 , 因为都让其他国家工人做了 , 恢复这些需要很长时间 , 而且成本会比较高 。第二 , 撤回本国 , 产品生产成本必须上升 , 价格必然提高 , 本国消费者福利也会受到影响 , 日子就不那么好过 。撤到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是否可行?已经有一些跨国公司搬到了东南亚国家,遇到一些问题 , 一方面产业集群不完整 , 产业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 短时间内不能摆脱对中国企业的依赖;另一方面 , 普遍反馈劳动力素质远远不如中国工人 , 实际上成本未必低 , 所以从制造端撤出去不划算 。从市场端看 , 中国市场这么大 , 跨国公司要忽略这个市场代价肯定很大 , 如果工厂撤出去 , 产品还要卖到中国 , 就要通过进口到中国 , 这里面涉及关税 , 现在中美之间(关税)摩擦还没有解决 , 如果加上关税和美国制造的高成本 , 产品价格肯定会上涨 , 市场反应能力也会变弱 , 因此会影响市场竞争力 , 这些跨国企业能接受吗?中国市场这么大 , 给中国政府更多的博弈砝码 , 现在更多讨论是制造问题 , 还没有把中国市场这个砝码放到谈判桌面上 , 这个可以改变博弈局面 。看一下极端情况 , 假设美日企业全部从中国撤资 , 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极端情况 , 我们真的封闭市场 , 美日企业的东西不能进入中国 , 这个市场关闭之后对他们产业带来的损失可以想象 , 因为对于非常多的行业来说 , 中国市场的贡献对位居全球前三位 。 当然 , 封闭中国市场也会影响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和福利 。往后退一步 , 如果撤资之后中国允许这些产品进来 , 一定会苛以关税 , 导致商品的进口成本变高 , 从而使美国和日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降低 , 对他们来说 , 中国市场仍然会萎缩 , 这也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 如果中国需求还在但是你退了 , 就一定有市场空间让出来 , 这个时候对于中国企业未必是坏消息 , 给到我们巨大的发展机会 , 另外也给美日之外的跨国公司、如欧洲公司带来了更有利的机会 。美日撤资 , 对中国有影响吗?肯定是有影响 , 首先来看对消费者的影响 , 原来要买的东西现在买不到或者是再买(价格)就贵了 。 另外有很多产品是在中国生产 , 美日企业不能做了 , 我们可能就要重新从中国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产品中做选择 , 这个也许是坏事情也许是好事情 。对于中国企业来讲 , 国际贸易中以出口为主 , 绿地经营的规模还很小 , 产能回到美国和日本 , 会对中国企业的出口规模产生影响;但是美日撤资之后给中国企业腾出市场机会 , 中国企业可以在中国市场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从国家层面来看 , 第一 , 美日企业在中国开办工厂 , 他们的收入变成中国GDP , 撤资在短期对中国GDP会有影响 , 如果其他国家可以补位 , 对GDP的影响就不大了 。 第二 , 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是带着先进技术来中国的 , 他们的撤离可能短时间对我们一些产业的技术发展会有一点负面影响 , 倒逼中国企业快速赶上 , 变压力为动力 。 第三 , 因为出口减少 , 将会影响我们的外汇储备 。 第四 , 现在是美国日本喊话 , 还会不会有更多国家喊话我们不知道 , 中国这些年发展太抢眼 , 可能会使一些国家觉得不舒服 , 中国有可能会被孤立 , 经济往来又少 , 政治上又未必站在一起 , 这是需要小心的 。中国该如何应对?从市场端来看 ,做好中国市场、拓展海外可拓展的市场 , 这是市场端的对策 。 中国企业必须在中国市场好好做 , 把我们的市场优势地位打造出来而且要守得住 。 另外努力拓展海外市场 , 包括部分欧洲市场 , 东南亚、南美、非洲等等 , “一带一路”政策就是国家主导的中国企业全球化的过程 。从产品端 ,中国企业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 , 打造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 我们这些年是有很多商业模式创新 , 但是在产品端的能力(中国企业)没有得到长足发展 , 这影响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 在成熟行业 , 西方跨国公司往往在产品上处于领先水平 , 我们需要努力追上 。 在新兴行业 , 我们有弯道超车机会 , 要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快速形成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 , 比方说在很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上 , 中国企业已经领跑了 。从全球化策略上 , 建议加大绿地经营比例 。 原来中国企业是出口为主、绿地为辅 , 我建议我们的企业在行得通的市场要加大绿地经营比例 , 西方市场我们做绿地经营比较难 , 出口仍然需要坚持 , 但是对于我们希望进入的重点新兴市场 , 我们需要适度提升绿地经营比例 , 在当地建厂经营 , 服务当地消费者 。政府层面上 , 出台政策 , 拉动内需 , 提高企业信心 。 第一 , 全球化不可能发生巨大变局 , 但还是会影响消费者的信心和企业家的判断 , 政府应出台政策拉动国内消费 , 让在中国市场经营的企业对中国有信心 , 充满希望 。第二 , 灵活运用关税政策 , 美日撤资之后关税将变成中国外交对话的重要砝码 。第三 , 外交政策上没有必要那么激进 , 可能要减少一些刺激 , 努力做到双赢 。如果美日真的撤资了 , 中国也不怕 , 我们有自己的最低保证 , 我们至少还有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以作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巨大平台 。(演讲实录根据嘉宾在活动现场的速记整理而成)
推荐阅读
- 从海外引种到中国的果蔬类植物
- 谭德塞盛赞美国 希望继续合作
- 德里克·乔文和整个美国联邦政府都在犯罪
- 美国未来局势不同判断的争论 与一些思考
- 哈佛教授:最本质问题,美国还能被改革吗?
- 黑人亿万富翁:美国应为奴隶制赔偿14万亿美元
- 美国人不存钱大部分人一千美金都拿不出,是真的吗?
- 董明珠:格力不依靠美国任何技术
- 弗洛伊德之死掀起了美国的反法西斯运动
- 为了特朗普去教堂拍照,美国警方暴力“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