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王高:基本不可能( 二 )


企业怎样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好 , 把客户规模做得更大?大家比较熟悉的微笑曲线可以很好地进行解释 , 从上游到下游谁在这个价值创造过程中能够分享到更多价值 。在整个价值链中 , 把产品从无到有做出来的这些研发设计的上游企业 , 以及负责品牌运作和渠道建立的企业的下游 , 往往分享更多价值 。 处于生产链中游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工厂以及最底层销售 , 分享的价值相对是少的 。结合这个模型 , 我们来看看企业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全球化 , 全球化底层逻辑是什么?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王高:基本不可能
企业全球化就是企业对价值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布局和运营的过程 , 在产品端 , 产品原料有可能来自A国家 , 生产可能是B国家 , 研发可能是C国家 。 最有效地把产品做好同时成本做到最低 , 这就是企业全球化追求的最终目标 。企业要想实现更高利润 , 一定要把产品尽可能多卖出去实现最大销售规模 , 销售规模最大的决定要素是你的客户规模 , 所以全球化还有另外一个动机 , 尽可能多地寻找和产品匹配的潜在客户 , 即客户端的动机 。企业全球化围绕两个轮子 , 一个是制造端 , 一个是市场端 。 发达国家要把它的产品卖到发展中国家 , 一是追求制造、追求产品端 , 另一个是追求市场、追求客户端 。 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 这两个目标可以同时实现 , 就是在海外市场制造产品 , 同时把这些产品卖到海外市场消费者那里 。 所以说 , 企业全球化的目的要么是制造 , 要么是市场 , 要么是制造+市场 。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王高:基本不可能
把产品和客户做一个2X2列表 , 如果产品是本土造、卖给本土客户就是国内经营;如果产品是本土造、卖给海外客户这是出口;如果产品是在海外造 , 卖到国内市场 , 这是进口;还有一个概念是绿地经营 , 直接在海外生产制造产品并直接卖给当地的海外市场 , 比方说美国通用汽车在上海造汽车并卖给中国消费者 。借助这个框架 , 我们看看西方全球化是一个什么样的动机 , 有什么路径?从“新兴市场“这个词我们就可以理解全球化是如何开始的 , 这个词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 是这些西方跨国公司在欠发达市场开展制造和市场拓展的过程如同许多其它欠发达国家一样 , 中国也是新兴市场之一 。 西方企业的全球化包括两个阶段:西方企业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围绕产品展开 , 新兴市场主要是制造基地 。这个阶段 , 产品的研发技术往往来自西方 , 在新兴市场国家来制造 , 但是这些产品的主要目标不是卖给新兴市场 , 而是重新出口回到发达市场 。 早年的“亚洲四小龙“ 就是这样的制造基地 ,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 。第二阶段 , 围绕产品和市场同时展开 , 新兴市场不仅是制造基地 , 更是重要的市场 。中国经过40年改革开放 , 百姓的收入水平得到快速增长 , 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 , 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市场 , 也成为了具有巨大购买能力的消费市场 。 这一阶段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种类繁多规模巨大的产品 , 然后再销回发达国家市场 , 这部分的贸易是以中国出口的形式出现的;西方跨国公司还在中国投资建厂 , 并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直接卖给中国消费者 , 这就是绿地经营 , 在中国进行绿地经营的西方跨国公司规模庞大 , 而且几乎覆盖度消费者产品的所有行业 。 当然 , 西方跨国公司还出口大量的商品到中国市场进行销售 。美国日本从中国彻底撤资?王高:基本不可能
概括而言 , 西方跨国公司今天在中国的全球化经营主要以绿地经营为主 , 在中国制造的一部分产品又以中国出口(发达国家进口)的形式返回西方市场 。 因为绿地经营已经覆盖了中国市场的很多需要 , 所以直接出口到中国的需求自然就变小了 。 这一点对于全面理解中美贸易顺差逆差问题非常重要 。西方国家全球化有两个阶段 , 那么中国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自然也有两个阶段 。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 我提到的是中国企业的全球化 , 而不是中国市场全球化(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绿地经营是中国市场的全球化) 。第一阶段 , 我们是制造基地 。 在这个阶段 , 我们只是以工厂形式为主 , 参与到全球经济大环境里 。 早年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商品 , 甚至不会在中国销售 , 都以出口形式重新回到发达国家 , 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只分享了一部分作为加工制造(厂)的红利 , 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里比较低的位置 。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第二阶段 , 围绕产品展开 , 主要目的是提高产品能力 , 目标还是服务中国本土市场 。一方面 , 中国在全球贸易里的制造规模确实遥遥领先 , 是重要的制造基地 , 另一方面 , 随着企业能力越来越强 , 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向国外 。 但是 , 中国企业走向国外和跨国公司走到中国来 , (这两者)动机是不一样的 , 跨国公司到中国来一方面是制造 , 一方面是通过绿地经营的形式占领中国市场 。 中国企业走出去 , 最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占领海外市场 ,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 , 而是通过学习他们的技术、品牌、原材料、研发等等来提升产品能力 , 产品能力获得之后可以在海外制造 , 也可以在中国制造 , 产品最主要的目标市场是在中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