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若出尘实则祸国殃民”,党派之争如何将明朝推向灭亡?,“似忠心为国

引言
“党外无党 , 帝王思想;党内无派 , 千奇百怪”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自古以来 , 无论哪朝哪派 , 都离不开政党纷争 。
明朝就发生了激烈的党派斗争 , 各党派为掌握国家统治权 , 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 不管明枪暗箭 , 只要能把对手拉下马 , 就为我所用 。
那么明朝党派是怎么形成的?各党派之间是如何勾心斗角的?党派斗争又对明王朝产生了哪些影响?请看官听我一一道来 。
宁若出尘实则祸国殃民”,党派之争如何将明朝推向灭亡?,“似忠心为国
文章图片
一、明朝党派的形成
话说草根皇帝朱元璋称帝后 , 十分看重手里的权力 , 他为了使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 直接废掉宰相(够狠的) , 并放话:“以后我的子子孙孙 , 不许立丞相 。 ”(够霸气的)
然而 , 原本帮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丞相被废 , 皇帝就要亲自处理 。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一五六记载 , 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到九月二十一仅仅八天内 , 呈给皇帝的奏折就有1666件 , 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8件奏折 。
政务这么繁忙 , 长久下去皇帝身体必然吃不消 , 于是设立了一个机构 , 赋予其“票拟权” , 专门协助皇帝批阅奏章 , 这个机构就是大名鼎鼎的内阁 。 内阁大哥叫首辅 , 二哥叫次辅 , 小弟叫群辅 。
由于首辅是根据资历和辈分从次辅里挑选 , 在这种情况下 , 哥哥弟弟们为争权夺利一反颜面 , 互相倾轧 , 形成党争(脸上笑嘻嘻) 。
内监后来得到重用(如魏忠贤) , 在朝廷中地位不断上升 , 甚至有了“批红”大权 , 可以代替皇帝做出一些重大决定 。
宁若出尘实则祸国殃民”,党派之争如何将明朝推向灭亡?,“似忠心为国
文章图片
内阁拥有的“票拟权” , 仅仅是提出自己对事情的初步意见 , 和解决方法的建议权 , 决定权与建议权双方矛盾不断 , 斗争也就不断 , 双方为扩大自己的力量 , 不断寻找第三方势力 , 往往会形成党派斗争 。
而且 , 在明朝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
一些有背景有势力的贵族不甘错过时机 , 便想尽办法捞取财富 , 于是便磨刀霍霍向新工商阶级 。
新兴工商业地主阶级倒霉了 , 他们被疯狂打击掠夺 , 比如万历皇帝曾派宦官作为到地方开矿 , 他们不仅去开矿 , 还顺带向新兴工商业地主们征税、搜刮他们财产 , 这样胡作非为严重激化了两个阶级的矛盾 。
代表着新兴工商业地主阶级联合起来 , 东林党诞生 , 他们与贵族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 愈演愈烈 , 这也是党派斗争产生的重要原因 。
宁若出尘实则祸国殃民”,党派之争如何将明朝推向灭亡?,“似忠心为国
文章图片
二、多重事件促使明朝内部党派矛盾激化
为了使大家更好地理解 , 我们介绍一下即将登场的党派:
代表浙江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依附于宦官权势的官僚所结成阉党 。
这是争斗最激烈、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主要党派 。 1、事件一:“京察”带来的火拼 。
所谓“京察” , 是明朝一种对官员的考察制度 , 主要通过考核在京城任职官员的政绩 , 来决定是否提拔、是否罢黜 。
每年的这个时期 , 是各党各派最活跃的时候 。
各党派都虎视眈眈盯着这个宝贵的机会 , 趁机提拔、任用与自己意见相符、本党派的人 , 攻击对方党派和与自己政见对立的人 。
在万历年间 , 东林党和五党集团斗争达到了顶点 。
如在一年的京察期间 , 东林党人与孙丕(时任吏部尚书 , 管人事调动的大佬)相互勾结 , 达成共识 , 极力排挤五党集团 , 提拔自己党派的官员 。
宁若出尘实则祸国殃民”,党派之争如何将明朝推向灭亡?,“似忠心为国
文章图片
在力量强大的吏部尚书帮助下 , 东林党取得了全面胜利 , 占据主动权 , 处在了优势地位 。
这让五党集团看不下去了 , 凭什么你东林党就比我强?你杀我人马眼都不带眨一下 。 在五党集团之首的浙党大举反攻的情况下 , 终于把浙党代表人物方从哲推入内阁 , 这使得浙党实力大增 。 方从哲得势后 , 掉头清算东林党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