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卑的心理

1. 言传身教,把自己做好,为孩子树立榜样,成为孩子的骄傲2. 使用鼓励教育,孩子失败时跟他一起客观地讨论失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3. 不把孩子犯的错误内化成孩子品格问题,而是把错误的行为和孩子自身品格区分开,清楚地告诉孩子错误/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是错误/问题,要如何改正4.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承认他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所有权(特别是玩具),不为了自己在亲戚面前的所谓面子而随便把孩子拥有的东西转让出去5. 如果需要进行惩罚教育,尽量不在公众前进行,让孩子保有在他人面前的自尊
■网友的回复
1,尊重他的想法,让他有独立自主的权利,他不想吃饭,不想睡觉,不听话,但是这是他的选择,把他当一个真正的人看待,耐心的解释和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包容但不放纵,比如他不想睡觉,可以跟他说我理解or尊重or明白你不想睡觉,但是不睡觉会困,你不困可以不睡,但是爸爸困了没办法陪你玩,你可以陪爸爸睡或者自己玩,但是不要捣乱。即给他选择的权利,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尊重你。2父母在孩子面前简直是上帝,那如果上帝是一个生活混乱没有目标自卑依赖的人不懂自律暴躁的人,那么孩子也会这样,所以先做好自己。3培养兴趣,要是他感兴趣的事物,极力给他最好的条件和环境任其发挥。4鼓励和激励,这个是有技巧的,不要用贫乏单调的你真棒,做的好。而是告诉他哪里做的好,而且要及时,比如,宝宝今天自己用筷子吃饭了,能够自己独立的吃饭不用妈妈喂了,做的真棒~让孩子自律,自律是自信的基础和源泉,鼓励是让孩子感到爱和安全感的重要方式。5夫妻关系和睦和谐,不是在单独的父亲or母亲的教育环境下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所以要分配和谐的教育,比如父母在周末一起陪孩子去孩子想去的地方。父亲单独和孩子一起or母亲单独和孩子一起,各有各的教育点,所以要合理安排,最好是父亲一半母亲一半。再答个不那么扣题的吧,父母秀恩爱有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也不会太过于关注自己,因为会觉得我对父母虽然重要,但是他们彼此之间是最爱的。
■网友的回复
不知道楼主指的是大约多少岁的孩子,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父母关注点也不尽相同,而正是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关注对孩子后面的行为和心理发展造成不同影响。举个栗子,我正在教的是小学一年级。目前这些孩子也只是入学一个月而已,彼此也看不出什么差别。差不多开学一周后,有一次我刚喊起立,班上靠窗最后一排的一小女孩表情很不自然,满脸豆大的汗珠,我走到她跟前就明白了,小家伙尿裤子了。我当时没说什么,转身走到讲台上,说:我们先不坐下了,老师跟你们玩个游戏好吗?大家一个一个地要从一数到一百,但是注~意~啦~碰到五就跳过去好吗?数错的先陪老师站站,数对就坐下~还有,为了保证公平,现在请靠墙的那一大组面对墙,中间大组面对后黑板,靠窗大组面对窗户。安排好其他学生,我站在墙边上起了个头,看他们顺利数着。我悄悄让那个女生背好书包到我办公室给家长打电话接回家换衣服。送孩子到学校大门口的路上,我想起前两天数学老师说这孩子写数字总倒着写,她准备叫家长来陪着。我问小姑娘,你觉得你的数字为什么写不好?令我吃惊的是,她稍停一下回答了四个字:因为我笨。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小孩子根本不会自己想到说自己不好的,这些全来自外界,也许是来自父母的评价。第二天中午放学后,我出门办事,刚好碰见这个孩子的父亲来接她,她主动说了老师好,之后在我们交谈中,就没听过这孩子回答过任何问题了。比如,我问,旁边是你什么人?她不说话。她爸爸立刻拉住孩子的衣服说:你们老师问你呢,怎么不说话啊…我是???的爸爸。这孩子有点自卑,胆子也小。我说:我知道呢。我把前一天从小姑娘嘴里问到的告诉她爸爸。我说,一个孩子不会先天就自卑,只有父母教的。他像是向我求证似的说,本来就是啊,我小时候就作业也不做,考试照样一百分。我说:大约问题就在这里,你总是告诉说,脑子聪明就能学习好,那她问什么没问你,你怎么把我生得那么笨,为什么不能把我生聪明点,你怎么回答?她爸爸沉默了。既然做了父母,就不能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做的是让孩子知道不是头脑灵活、生来聪明就能学习好,而是通过自己不断努力才能学得好。听完之后,她爸爸也愿意配合我一起努力让孩子自信起来。仅仅过了两天我就感觉这个孩子令人耳目一新,各方面都积极勇敢了很多。这个例子说明,自卑也是可以克服的。作为一个小孩子,根本无法对造成学习或者生活方面困难的原因有太多判断,而大人要做的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归因系统,很多困难的原因都是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只有这样归因,才会让孩子们相信自己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的努力,谦虚地对待他人。其实,我们每个人有都自己的一套归因系统,这些都是在不断的成长中形成的,遇到问题,你是倾向于归因于外界还是自己,不可改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多说一点~而只有正确地归因才会让我们明白,也许当年我们非常重视,或者认为不可改变的东西,随着时间和年龄的改变变得早已不值得一提。早些年我也是这种被打击、被贬低的受害者,但父母是无心的,甚至他们也是这样被打击过来的,但小小的孩子是根本不懂的这些。以至于上大学后,每每想起一些事,心中还是为当年那个自己隐隐难过一会儿。直到,在学校图书馆翻到《心理月刊》,那一期专栏题目我忘记了,主题就是我们最爱的人伤我们最深~书中采访了了几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他们讲述了小时候的不同经历,大致都说父母对自己很严苛,有时近乎残暴。我记得那一期以美籍作家谭恩美和她母亲的一段谈话作开头,说的是年过七旬、已经失忆多年的母亲打了一个越洋电话过来对她说,很多事我已经忘记了,只是我记得我好像以前对不起你。你记得吗?她在电话那头已经泣不成声,说我也已经忘了。杂志中还提到她有一部小说叫《喜福会》也和这个有关,当时很有兴趣想看看,后来只记下名字却没定力阅读。直到大学毕业那年冬天,我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我的班主任、我很敬重的有真才实学的老师,用了八个字评价我说:外表柔弱,内心强大。直到那一刻,老师一语中的的话,点醒了我,一切都来自于自己。而这是我在内心独行了二十多年后才终于感觉到完全释怀。所以,作为大人,对小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并且教会他们正确归因。ps:如果曾经我们也有过类似伤害,请放过你们的父母,毕竟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是被我们逼迫成为父母的,有了前车之鉴,相信我们能做得更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