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


第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已经发布 , 这一代高端处理器包括i7以及i9 , 在默认情况下 , 依靠英特尔的睿频技术单核能轻松超过5GHz , 其中i9 10900K甚至单核心能飚到5.3GHz , 这的确让大家对新一代酷睿处理器的超频能力感到期待!

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
本文插图

不过上一代酷睿处理器的超频能力也都不错 , 但是发热往往较高 , 这也让不少人疑虑新一代的酷睿会不会同样有着较高的散热需求 。 尽管英特尔在高端不锁频的K系列处理器上 , 将封装的Die芯片设计得更薄了 , 给IHS散热顶盖、STIM钎焊散热材料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 从而理论上增强了散热性能 。 不过实际表现如何 , 还是要靠测试才能得知 。
尽管新一代的酷睿处理器要在月底才解禁性能测试 , 但这不妨碍国内外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处理器的用户和媒体进行一些单方面的极限测试 。 比如国内就有用户率先获得了搭载i9 10900K这颗旗舰处理器的联想品牌机 , 并对之进行了严苛的拷机测试 。 而从拷机测试来看 , 新一代酷睿顶级处理器的发热依然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 这或许会对不少超频爱好者带来麻烦 。
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
本文插图

【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从测试来看 , 这位用户采用的是240冷排的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 并且使用AIDA 64中的FPU测试对处理器进行极限稳定性测试 , 这也是我们在超频处理器后常用的超频稳定性检测手段 。 测试用的i9 10900K基准频率为3.7GHz , TDP(PL1功率)为125W , 最低功率为65W , 可将频率降至3.3GHz运行 。
不过125W的TDP功率 , 只是英特尔宣称的部分 , 实际上i9 10900K最大PL2功率可达250W , 这也是英特尔在i9 10900K达到最高频率时所允许的功率 , 当然在正常情况下这一功率不会持久 。

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
本文插图

这位用户在AIDA 64的极限拷机下维持了47分钟 , 在这47分钟内 , 尽管采用了240冷排的水冷散热器 , 但是i9 10900K的平均温度达到了87℃ , 而最高温度则突破了93℃ , 最高功率则达到了250W , 频率则保持在4.8GHz上 。
虽然AIDA 64的测试环境并不代表我们日常使用的环境 , 不过由此也可见新一代顶级酷睿处理器在高负载下的发热的确不容小觑 。 而且由于采用了英特尔的TVB睿频技术 , 这一技术有一个温度阈值 , 低于70℃ , 所有核心才能达到4.9GHz的频率 , 而高于70℃的话 , 每颗核心都会有100MHz的频率损失 。 这也是为什么在极限测试中 , i9 10900K的频率始终只能跑在4.8GHz的缘故 。
从测试的状况来看 , 要让i9 10900K超过70℃的确比较简单 , 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不超频 , 如果没有合适的散热器的话 , 那么要让i9 10900K睿频到5GHz难度也不小 。 而且考虑到这是在240冷排水冷散热器的环境下测试 , 也就是说在一些负载较大的环境里 , 比如编码解码、解压缩或者一些对处理器要求较高的游戏中 , 哪怕不超频 , 第十代酷睿顶级处理器的温度也是很恐怖的 。

杰夫视点十代酷睿i9旗舰发热夸张:240水冷压不住,超频要花大成本
本文插图

如果在不超频状态下 , 240冷排的水冷都压不住i9 10900K , 极限测试轻轻松松超过90℃的话 , 那么可想而知 , 当用户将这颗处理器全核心超到5GHz之后 , 再去跑压力测试的结果 。 所以想要购买新一代酷睿顶级处理器超频的用户 , 得有一个心理准备 , 这一代酷睿处理器的发热恐怕不比上一代差 。 个人估计 , 如果是购买i7超频的话 , 那么用户最少得准备一个240冷排的水冷散热器;如果是购买i9超频的话 , 恐怕要顶级240冷排(比如华硕飞龙)或者360冷排的水冷才能压得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