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风气与魏晋风度
中国历史有这么一个特点 , 但凡政权来得容易 , 比如祖父给他们拼命打天下 , 他得到政权容易 , 如宫廷政变 , 对方投降缴枪 , 禅让等 , 往往不知道珍惜 , 这可能是规律 。 司马炎统一天下 , 有很大功劳 , 但是骄傲自满 , 居治而忘危 , 没有警钟长鸣的意识 , 这让他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
文章图片
司马炎
从一百年的分裂到成功统一天下 , 司马炎感觉高枕无忧 , 西晋的社会风气 ,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 , 世风日下 , 整个社会上层集团 , 官僚集团的腐败 。 我写过一篇文章 , 《金钱崇拜导致西晋的灭亡》 , 这方面的材料太多了 。 当时大臣上书告诉司马炎 , 奢靡之风 , 甚于天灾 。 富到什么程度?那些大官僚 , 大贵族 , 不是每天吃的多好 , 用的多好 , 而是产生心理变态 , 心理扭曲 。 因为太富了 , 以杀人为乐 , 随意杀掉他们的婢女下人 , 我觉得腐败到极点的表现 。 《晋书》记载 , “并宠者甚众 , 帝莫知所适 , 常乘羊车 , 恣其所之 , 至使宴寝 。 ”这些贵族就没有一点羞耻心 , 没有一点道德底线 , 这个社会简直是动物世界了 。 当时很有名的故事 , 石崇、王恺 , 比富斗宝 , 我们现在看就是糟蹋东西 。
第二 , 金钱崇拜之风 。 南阳人鲁褒写了一篇《钱神论》 , 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对钱这么虔诚的崇拜就是这个时候 。 文章文字不多 , 很幽默 , 但是让你感觉到 , 这个社会完了 , 什么都用钱来说话 , 要想打官司 , 想求官 , 想报仇 , 拿钱 , 金钱开路 。 古代的钱外面是圆的 , 中间有个方孔 , 他们把钱爱到极端了 , 叫孔方兄 。 一个社会如果形成了追逐金钱的风气 , 那么 , 传统的伦理道德、爱国爱民的情操都会丧失 , 从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 整个民族精神支柱的崩塌 , 西晋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
第三 , 清谈虚浮之风 。 东汉以来 , 民间常有议论人物 , 品评人物的 , 这叫清议 。 当时人们说咱们当地谁道德好 , 操行好 , 往往送一个美称 , 报到朝廷 , 清议之风 , 这是下层社会评价人物的 。 后来社会不好了 , 政治腐败了 , 清议变成了抨击朝政 。 到了三国以后 , 发生变化了 , 一批人不再议论现实问题 , 为了保住自身 , 由清议开始清谈 。 这就出现了今天我们思想领域上一个很大的题目 , 清谈玄学 , 一批人专门坐一块 , 谈论一些很抽象的东西 。 西方认为中国的哲学从这儿开始 , 而过去战国诸子认为那不是哲学 , 那不过就是伦理学 , 政治学 , 他们谈论的太实际了 , 哲学应该是虚无一点 , 抽象一点 。 西晋全社会有学问有文化的人 , 谁不会清谈 , 谁就不入流 , 所以全社会都在那儿谈 , 当然这里面主要是指知识分子 , 做官的 。 只要有机会 , 找地儿谈去 , 按今天说就是侃大山 , 穷聊 , 神聊 。 史书记载 , 有的官员签了到 , 刚到办公室 , 喝点水 , 看左右没人 , 从后面就跑了 , 干什么去了?找人谈话去了 。 哲学家、思想家坐一块聊 , 那叫聊学术 , 坐官办事的坐一块聊 , 那叫不务正业 。 该干的事不干 , 找他办事了 , 脸就变了 , 人一走 , 聊起没完 , 而且还没什么命题 , 像玄学有什么命题是真正有价值的 。 人不过看的是谈吐的精粹、简练 , 动作的潇洒 。 因为那个时候 , 人们都喜欢穿大衣服 , 宽衣服 , 能够不至于产生更大的摩擦 。
文章图片
人们还以白为美 。 人们谈的时候看他的风度 , 谈的时候得有把道具 , 这个道具就像扇子一样 , 当时叫麈尾 , 用木头尾巴编成的 , 人们一边谈一边扇 , 非常地飘逸潇洒 , 很多时候是看他那个动作 , 像表演秀的感觉 。 有人看得入迷了 , 昏过去了 , 这都成病了 , 这哪是谈论问题 。 “居官无官官之事 , 处事无事事之心” , 形容做官的没有把他本职工作做好的心思 。 到西晋快灭亡的时候 , 一些清谈家终于悟出来了 , 王衍说这么一句话 , “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 , 向若不祖尚浮虚 , 戮力以匡天下 , 犹可不至今日!” 。 这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 , 清谈误国 , 其实我说清谈并不误国 , 是腐败之风误国 , 清谈是腐败之风的一个表现 。
这是社会风气 , 就当政者开国皇帝司马炎本身 , 也犯了两个失误 , 这两个失误导致了王朝很快就衰败了 。 哪两个失误?第一 , 立白痴皇帝司马衷 。 短命王朝都有一个接班人问题 , 司马炎的接班人就是他的大儿子司马衷 , 论继位的程序他够格 , 长子继位 , 但是这个人实在让人不敢苟同 , 能力太差 , 尤其智商太差 , 可能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 , 别的任何能力也没有 。 史书评价司马衷 , 第二代皇帝是个白痴皇帝 , 这个人叫晋惠帝 。
文章图片
读《晋书》你会发现 , 他要么说不出话来 , 要么说傻话 , 弄得大家对他无可奈何 。 这个人够接班人的资格吗?司马炎也知道 , 这儿子真不行 , 这里出现什么事了?司马衷的妈妈司马炎的皇后杨皇后吹枕边风 , 哪个皇后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呀?当她听到司马炎对她的儿子不感兴趣 , 甚至想换的时候 , 杨皇后搬出了老祖宗的教导 , 就是立儿子最重要的是立嫡长子 , “立嫡以长不以贤 ,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古训 , 焉能随便改动?” , 贤就是聪明 。 从周朝在选接班人上规定了几个原则 , 立嫡是至关重要的 , 但是老祖宗在说这个话的时候 , 还没有忘记那句话 , 儿子是嫡可以当继位人 , 但是如果又傻又笨 , 不够接班人 , 不要说贤 , 连基本的工作资格都不够 , 怎么办?其实西周还有一句话 , 当一个这样的人是嫡子 , 不够条件 , 还有一个改变调解的 , 就是在其他儿子当中选择一个辈分最高 , 地位最高的人 , 杨皇后不提这个 , 光提前头那个 。
而司马炎当时又遇到一个偶然性的插曲 , 无数偶然决定了必然 。 司马炎当时又一个侥幸 , 我这儿子不怎样 , 我孙子不错,这哪儿跟哪儿?儿子没当皇帝 , 想到孙子了 。 当太子长到一定年龄 , 我理解就是到了青春期了 , 老皇帝找一个宫女或者年长的女子 , 跟他见见面 , 聊一聊 , 按今天说法 , 性启蒙 , 告诉他男女之事 。 司马炎也派他身边一个宫女谢玖 , 到司马衷那儿去了告诉他男女之事 , 没想到谢玖到那儿去本来是给他示范示范 , 结果玩真的了 , 谢玖生了个儿子 , 现在我们弄不清 , 谢玖是真是当时怀上的还是带着身孕去的 , 总之这个孩子司马遹聪明无比 , 司马炎喜欢 , 爷爷喜欢孙子可能很普遍 , 但是他是特别喜欢 , 孙子都四岁了 , 他天天带身边 , 这个孙子还真聪明 。 有一次宫里着火 , 司马炎站在高处看 , 看着看着后面有人拉他衣服 , 司马炎回头一看 , 是小孙子说 , 爷爷 , 你别站在这儿看 , 司马炎说 , 我站哪儿看?他说这地儿太亮 , 别人看得见您 。 您要看站在暗的地儿看 , 别人看不见您 。 司马炎就高兴 , 这孙子这么点就懂这么多事 。 于是他有个想法 , 儿子不行 , 将来立孙子 。 他是不是错觉?儿子不行 , 他要把江山丢了 , 你孙子找谁去?结果他就带着这种忐忑不安 , 犹豫不决的心理 , 就没有把这个太子换了 。
文章图片
贾南风
第二 , 选太子妃失误 。 这个儿媳妇恰恰选的是他的亲信贾充的女儿 , 叫贾南风 , 这个女儿长得丑 , 长得奇丑 , 个子很矮 , 又黑 , 脸上还有记 , 当然这可能是古人的歪曲 。 不过这个人到了宫里面 , 确实是兴风作乱 , 为什么?她嫉妒心太强 。 凡是跟司马衷接近的宫女、嫔妃 , 她都嫉妒 , 都报复 , 尤其是在司马炎死了之后 , 这司马衷不就是皇帝了吗?贾南风就是皇后 。 司马衷不行 , 古代皇帝小或者皇帝不行 , 太后帮他执政 , 可是太后自己能力又很有限 , 于是请出自己的娘家人 , 就是姥爷、舅舅 , 这叫外戚专权 , 古代这种事太多了 。 杨皇后把她的兄弟请出来了 , 这又出现了西晋朝廷的杨氏专权 。 对于杨氏专权心里最不满的就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 。 贾南风生气 , 西晋王朝最大的动乱由此开始 。
贾南风请出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玮进宫杀杨家 。 杀了杨家 , 司马玮感觉自己有功 , 不想回外地了 , 贾南风说让你小子办完事你不走 , 你要干什么?夺权吗?又找人把司马玮给杀了 , 于是司马家族一场内乱延续十六年 , 这就是八王之乱 。 八王之乱是用了一个“八”字 , 古代常用八形容多 , 其实参加动乱的十几个王 , 都是司马炎的儿子、侄子 , 他们家族的人 。 八王之乱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全面爆发 , 最终导致西晋灭亡 。 权力之争 , 不顾亲情 , 兄弟相杀 , 真是应了曹植的那句话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
文章图片
八王之乱
这时候内政不稳 , 外患又到 , 这就是大家学历史时西晋的一个大的课题 。 东北、西北、正北的一些民族进入黄河流域 , 也就是进入了西晋的腹地 , 因为西晋的国都在洛阳 。 这些民族为什么来到黄河流域?当时气象学有一个材料 , 正值小冰河时期 , 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下 , 他们活不下去了 , 牛马冻死了 , 草也冻死了 , 怎么办?为了生存 , 来了黄河流域 。 本来你应该接纳人家 , 可是西晋不自信 , 感觉这些人来了 , 对他们政权不利 , 想把他们赶出去 , 这个时期内政没解决 , 民族关系又尖锐了 , 尤其一个大臣当时叫江统说“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戎狄志态 , 不与华同” , 中国民族问题它的根在这儿 , 就是当时中原政权自以为是华夏正根 。 “非我族类 , 其心必异” , 这话是极其反动的 , 挑动民族矛盾 , 其实汉人最早也是戎狄之人 , 哪有纯粹的汉人?正是在不断的融合中形成的华夏 , 这个关系 , 古代人确实不顾 , 看不起少数族 , 这就造成了这些少数族不断地反抗 , 他们受不了 。 到了316年 , 少数族五胡之一的匈奴人 , 把西晋灭亡了 。
我认为这个政权是由上层乱导致的社会乱 , 而且这个有一定的普遍性 , 看中国历史 , 农民起义往往说成是地主压迫农民起义 , 其实这不是问题的根 , 中国社会动乱 , 历朝历代都是上层乱 , 导致下层乱 , 上层不稳 , 导致下层不安 。 你看看文景之治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 你是明君 , 社会能乱吗?所以西晋短命主要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出现了偏差 , 缺少一个较为稳定、连续统治群体 , 统治者骄傲自满 , 社会风气败坏 , 争夺权力 , 欺负少数民族 。 晋书描述这个社会乱到什么程度?《晋书惠帝纪》说 , “纲纪大坏 , 货赂公行 , 势位之家 , 以贵陵物 , 忠贤路绝 , 谗邪得志 , 更相荐举 , 天下谓之互市焉 。 ”这个话让我感觉到惊心动魄 , 因为这是从史书中第一次发现“互市”两个字 , 而互市又和西晋的金钱崇拜有直接关系 , 互市就是权与钱、与色、与物都可以交换 , 社会乱到这个份上 , 在中国历史很少见 , 当一个社会进入这个状态 , 道德无底线 , 游戏无规则 , 这个社会一定要出事 , 西晋就是一个反面的例证 。
文章图片
在这里面我们强调两个问题 , 第一 , 民生最根本 。 社会乱 , 百姓遭殃 。 当一切都在为了钱权打转 , 互相厮杀 , 你一定不关心民间的事 。 西晋后期永嘉三年(309年) , 天下大旱 , 旱到什么程度?民间的那些水利设施 , 水库都干了 , “河、洛、江、汉皆竭 , 可涉” , 河 , 黄河;洛 , 洛水;江 , 长江;汉 , 汉水 , 这些都干了 , 你看到这么严重的灾吗?转年闹蝗灾 , “自幽、并、司、冀至于秦雍 , 草木牛马毛鬣(马颈上的长毛)皆尽” , 幽是河北 , 并 , 山西 , 司是陕西 , 冀也是河北 , 地上的草木吃光了 , 连牲口身上的毛都吃光了 。 这种记载可能有夸大之意 , 但是当社会腐败 , 从上到下的渎职给老百姓带来什么?而民生最重要 。
第二 , 生命最可贵 。 这是一个很大课题 , 古人从什么时候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 因为必须提到的是在中国占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 , 不太关注人的死亡 。 人怎么死 , 人怎么活?孔子有一句话 , “不知生焉知死” , 别跟我提死的事 , 我不知道 , 就回避的态度 , 那时候只有一种死感觉最值得 。 就是为了道义 , 以身殉道 , 为了政治 , 哪怕我丧失生命也值得 , 但是值得吗?中国人认识到死就是这个时候 , 生命太短 , 就如一粒露珠 , 一粒灰尘 , 说没就没了 , 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 光参与那些政治有意义吗?所以这是中国人生死观的一个大变化 , 这种变化反映到这个时期就是人们感觉到 , 生命这么短 , 那么可贵 , 还是要“贵适宜” , 就是我自己该怎么活着就怎么活着 , 不要为别人活了 。 魏晋人在这点看起来很自私 , 但是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很进步的观念 ,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小故事 , 代表魏晋人的一个新观念 。
文章图片
有个叫张翰的人 , 这年到北方洛阳来做官 , 刚下船 , 见秋风起 , 天凉了 , 其实这个秋风 , 不是简单的秋风 , 是八王之乱里面又一场动乱要开始了 , 张翰看到了 , 不好 , 我在这儿待着 , 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杀了 , 张翰多机智 , “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 , 突然想到了 , 家乡的饭我还没吃够呢 , “人生贵得适意尔 , 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 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合适 , 我何必千里迢迢地到洛阳做这个破官 , “遂命驾便归” , 当即决定走了 。 其实他的智慧表现在见洛阳乱象已明 , 为保全自身 , 借思念家乡的美味而离去 , 在“八王之乱”中得以幸免 。 后人评价张翰见机也 , 你是真能见机 。 这就是魏晋人开创的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 。
【西晋风气与魏晋风度】什么叫魏晋风度?魏晋风度就是让自己活得潇洒 , 我有我的活法 , 跟你不一样 。 西晋的兴亡 , 有许多可以讲的课题 。 这里面再提一句话 , 就是总结西晋灭亡的是谁?唐太宗 。 二十四史第五部史书《晋书》 , 就是唐太宗主持下那些官方的史臣们编的 。 唐太宗在四个人的传记后面写了点评 , 其中有司马懿 , 司马炎 , 在写司马炎的时候 , 他写了一大篇他的个人看法 , 很精彩 , 唐太宗对西晋的总结带有很强的超越时空的意识 , 他从西晋想到了唐朝 。 他批评司马炎了了两点 。 第一 , “居治而忘危 , 则治无常治” 。 第二 , “惠帝(司马衷)可废而不废 , 终始倾覆洪基” , 唐太宗这些想法 , 正是他所处的现实决定 , 因为在他那个时代 , 隋朝刚灭亡 , 以隋为鉴 , 以晋为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 而且唐太宗面临选择接班人 , 他五十多岁了 , 看哪个儿子都不行 。 史书记载 , 唐太宗在屋里头转 , 越信自己儿子越不合适 。 有的时候 , 愤恨之急时 , 自投于床 , 自己给自己往床上摔 , 最后没办法 , 选了老三 , 就是唐高宗李治 , 最窝囊 , 最没本事 , 但也没办法 , 老大花花公子 , 老二他们家有隋炀帝的血统 , 看谁都不合适 , 由此产生了对晋武帝的批评 。 我们再次感到 , 历史都是当代史 。 我们今天讲西晋 , 不是说对这个王朝有多大兴趣 , 而是它本身给我们提供的借鉴 , 很值得我们去思考 。
推荐阅读
- 《异度神剑 终极版》日语配音与英语配音直观对比影像
- 小明直播与LvMao聊天透露 RNG或将引入JDG上单705
- 曝CBA名将选择退役!与王哲林搭档8年 是球队传奇后卫
- 独家对话宋亚东:一龙与马保国做了坏表率,大众误以为他们是高手
- 情商高的人才会明白,学与亲近之人“划清界限”,才是真正的成熟
- 环球网王毅:病毒源头问题上,中方与美国一些政客之间的分歧,是真相与谎言的距离,是科学与偏见的对比
- 电机正转与反转的几种解决方法(附电路图的分析)
- 网曝王思聪杭州酒吧与雪梨老公争执,差点打起来,随行保镖增多
- 赵皖平代表: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
- 多特总监:今夏不会与格策续约,他将会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