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研究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 二 )


第五 , 有公心 , 以德服人 。 刘备的操行 , 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 , 在汉代有“天下为公 , 选贤与能”的观念 , 以至于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 , 而是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 。
慈善文化研究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
文章图片
“名教”是儒学的别名
《三国演义》中 , 有一个民间儒学和官方儒学共有的传统 , 得到了彰显:名教 。
名教的信条只有一条:“信仰名的万能 。 ”
“名”是什么?这一问似乎要做点考据 。 《论语》里孔子说 , “必也正名乎” , 郑玄注:正名 , 谓正书字也 。 古者曰名 , 今世曰字 。 (胡适:《名教》)
罗贯中的“拥刘反曹”思想 , 就是出自“名教” 。
如果说曹操是“奸”的代表 , 他的儿子曹丕是“名”的代表 。
已有“魏王”头衔的曹操实际上就是一国之君 , 但是他对天下人的议论有所忌惮 。 他儿子曹丕逼汉献帝刘协将帝位禅让给他 , 终于实至名归地做了君主:魏文帝 , 封已死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 , 庙号“太祖” 。
看重“名” , 是儒家的传统 。 曹操“怕得奸臣之名”不敢称帝 , 曹丕“喜欢皇帝之名”悍然对“傀儡天子”刘协下毒手 。
早在先秦 , 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 , 子将奚先?”颇有政治抱负的孔子回答弟子:“必也正名乎” 。 接着 , 孔子又说:名不正则言不顺 , 言不顺则事不成 。 (载《论语·子路》)
慈善文化研究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
文章图片
《三国演义》特别注重血统之名 , 刘备不是因为武力值很高或者颜值出众 , 就是因为姓刘 , 和汉献帝刘协一个姓 , 号称“刘皇叔” , 才被抬举成小说的“一线明星” 。 实力最强的曹操为了“正名” , 学另一个坏蛋董卓 , 将天子汉献帝虚供在身边 , “挟天子以令不臣” , 终其一生没有称帝 。 结语:儒家文化在战乱中流变
三国时期 , 在中国战争史上很有名 , 并不是儒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 。 放大到汉朝历史 , 也只有一个半儒者:董仲舒是伟大的儒者 , 外加半个乃儒家经师郑玄 。
至于小说作者罗贯中 , 他的儒学立场 , 我们只能从三顾茅庐、舌战群儒中看出:他看重的只是儒学的应用 , 而不是义理的发展 。 就如同当今科学研究分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 后者往往被人轻视 。
慈善文化研究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
文章图片
总之 , 在《三国演义》的民间儒学视野中 , 孔融被曹操杀害 , 刘备成为儒学的代表 。 深刻而直观的反映出魏晋时期 , 儒学徒有其名 , 变成了“名教”的情状 。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观点 , 而玄学这个官方儒学在三国两晋时期的变种 , 在《世说新语》中大放异彩 , 而在《三国演义》中 , 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
慈善文化研究从三国故事看民间儒学,《三国演义》|刘备之仁与“名教”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