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灰姑娘》教学片段,比较中美文化教育差异

通过《灰姑娘》教学片段 , 比较中美文化教育差异文/野渡自渡人《灰姑娘》故事出自《格林童话》 , 是最为人熟知 , 经久不衰的童话故事 。 通过《灰姑娘》教学片段,比较中美文化教育差异
故事主人公辛黛瑞拉是一位长得很漂亮的19岁女孩 , 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 。 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 , 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 , 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 , 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 。 有一天 , 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 , 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 , 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 , 还要她做很多工作 , 使她失望伤心 。 这时 , 有一位仙女出现了 , 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 , 并将老鼠变成马夫 , 南瓜变成马车 , 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玻璃)鞋给灰姑娘穿上 。 灰姑娘很开心 , 赶快前往皇宫参加舞会 。 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 , 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 , 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 。 灰姑娘答应了 , 她出席了舞会 , 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 , 立即邀她共舞 。 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 , 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 , 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 , 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 。 王子很伤心 , 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 , 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 , 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 , 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 。 王子很开心 , 便向灰姑娘求婚 , 灰姑娘也答应了 , 两人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 。《灰姑娘》故事是讲给儿童听的 。 那么对于《灰姑娘》故事教学 , 中国和美国老师是如何进行的呢?网络有好事者把两国老师不同的教学片段发到网上 , 下面笔者全文转载加以展示:美国老师如何教《灰姑娘》上课铃响了 , 孩子们跑进教室 , 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 。老师先请一个孩子上台给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孩子很快讲完了 , 老师对他表示了感谢 , 然后开始向全班提问 。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 , 还有王子 , 不喜欢她的后妈和后妈带来的姐姐 。 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 。 后妈和姐姐对辛黛瑞拉不好 。教师:如果在午夜12点的时候 , 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 , 你们想一想 ,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 , 穿着破旧的衣服 。 哎呀 , 那就惨啦!教师:所以 , 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 , 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 另外 , 你们看 , 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 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 , 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 。 女孩子们 , 你们更要注意 , 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 , 要是你不注意 , 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 , 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倒状 , 全班大笑) 。好 , 下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的后妈 , 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王子的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哟!学生:(过了一会儿 , 有孩子举手回答)是的 , 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 , 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 , 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 , 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 。教师:是的 , 所以 , 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 , 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 , 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 , 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 , 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孩子们 , 下一个问题:辛黛瑞拉的后妈不让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 , 甚至把门锁起来 , 她为什么能够去 , 而且成为舞会上最美丽的姑娘呢?学生:因为有仙女帮助她 , 给她漂亮的衣服 , 还把南瓜变成马车 , 把狗和老鼠变成仆人 。教师:对 , 你们说得很好!想一想 , 如果辛黛瑞拉没有得到仙女的帮助 , 她是不可能去参加舞会的 , 是不是?学生:是的!教师:如果狗、老鼠都不愿意帮助她 , 她可能在最后的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吗?学生:不会 , 那样她就可以成功地吓到王子了 。 (全班再次大笑)教师:虽然辛黛瑞拉有仙女帮助她 , 但是 , 光有仙女的帮助还不够 。 所以 , 孩子们 , 无论走到哪里 , 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 。 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 , 但是 , 我们需要他们 , 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下面 , 请你们想一想 , 如果辛黛瑞拉因为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就放弃了机会 , 她可能成为王子的新娘吗?学生:不会!那样的话 , 她就不会到舞会上 , 不会被王子遇到 , 认识和爱上她了 。老师:对极了!如果辛黛瑞拉不想参加舞会 , 就是她的后妈没有阻止 , 甚至支持她去 , 也是没有用的 , 是谁决定她要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学生:她自己 。教师:所以 , 孩子们 , 就是辛黛瑞拉没有妈妈爱她 , 她的后妈不爱她 , 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 。 就是因为她爱自己 , 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 , 或者像辛黛瑞拉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 , 你们要怎么样?学生:要爱自己!教师:对 , 没有一个人可以阻止你爱自己 , 如果你觉得别人不够爱你 , 你要加倍地爱自己;如果别人没有给你机会 , 你应该加倍地给自己机会;如果你们真的爱自己 , 就会为自己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 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参加王子的舞会 , 没有人可以阻止辛黛瑞拉当上王后 , 除了她自己 。 对不对?学生:是的!!!教师:最后一个问题 , 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过了好一会)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 , 可是 , 辛黛瑞拉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 。教师:天哪 , 你们太棒了!你们看 , 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 , 所以 , 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 。 我担保 , 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 , 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孩子们欢呼雀跃 。附:中国教师如何教《灰姑娘》教师甲上课铃响 , 学生、老师进教室 。教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拉长音)教师:今天上课 , 我们讲灰姑娘的故事 。 大家都预习了吗?学生:这还要预习?老得掉渣了 。教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教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学生:得 , 这肯定要考的了 。教师:好 , 开始讲课文 。 谁先给分个段 , 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 , 中间一段 , 总分总……教师:这一段的描述非常的生动 , 用词很准确 。 大家回到家里抄5遍 , 然后背下来 , 下节课我要检查 。学生:哎呀 , 又背?教师:不多 , 就一小段 。学生:还有其他科要背呢……教师:开始讲课了 , 大家认真听讲 。 谁来先念第一段 , 其他同学注意听 , 总结一下本段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教师:说到这里 , 大家注意这句话 。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 , 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学生:(n人开始睡觉……)教师:大家注意这个词 , 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 , 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学生:(又n人开始睡觉……)教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 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 , 行不行?为什么?学生:我又不是你 , 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n人开始睡觉…… )教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 , 不好好上课就不能考好成绩 , 不能考好成绩就不能上大学 , 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教师乙上课!教师: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过了一会后)本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学生们答**自然段)下面我们概括一下段意……(只听见老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 , 学生奋笔疾书……)教师:灰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聪明 , 善良……(一切褒义词)教师:后母呢?回答问题之前 , 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 。 播放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 。 当老师看见几个单亲的学生眼含热泪时 , 老师脸上呈现出满意的表情 。学生:阴险 , 毒辣……(一切贬义词)教师:这篇课文反映了什么?后母相当于资本主义统治者的……(狂贬)灰姑娘相当于资本主义统治的下层劳苦大众……(狂褒)……一学生说:老师 , 这有个漏洞 , 过12点鞋没变 。教师:(嘲弄地说)这你倒注意了 , 人家好的你怎么不学呀?坐下!(以上转自网络)通过比较中美两国老师《灰姑娘》教学片段 , 从教育教学角度来看 , 两国存在很大差异 。美国老师对《灰姑娘》故事的提问和引导 , 循循善诱 , 使学生们在理解的前提下懂得了:“人要守时、仪表大方、富有爱心、辩证的评价别人 , 每个人都要与朋友互帮互助 , 人要学会爱自己 , 把握机遇”等做人处世的道理 。 同时 , 在老师的启发之下学生还发现了童话大师在文中所犯的错误 , 此时适时教育学生不唯书 , 鼓励学生自信 , 也是这位老师的点睛之笔 。 这或许就是美国素质教育模式 。中国老师所强调的是死记硬背 , 断章取义 , 满堂灌输 , 考试第一 , 这显然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 。 难怪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 , 瞌睡一片 。 再说为人处世之道 , 深入挖掘主题问题 , 中国老师居然视为异端邪说不许讨论 , 那就更是学阀霸道了 。 一切都是那样莫名其妙 。 如此来说 , 中国学生素质教育也就是一句空话了 。美国老师通过故事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守时的人、爱自己的人、交更多的朋友 , 这就叫做以人为本 , 美国教育显然就是典型的人本主义教育模式 。 中国老师教学中只是注意抓住重点词汇、段落、中心思想和写作手法 , 目的是为了将来的考试 , 这种应试教育 , 显然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教育模式 。当我们比较美国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和中国实用主义教育模式 , 其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区别 , 关键问题 , 还是在于两国文化差异性 。 就此 , 笔者总结了如下六种中美文化差异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老师《灰姑娘》教学片段 , 老师、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 , 我们还可以发现 , 中美两国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一:1、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概念和美国人不同 。 中国人谈论年龄、收入、或者婚姻状况 , 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些话题非常令人不快、具有侵入性 。文化差异二:2、家庭 。在中国 , 老人们通常都享有巨大的尊重和受尊崇的地位 , 而年轻一辈则被悉心呵护、培养 。 但是在美国 , 家庭的目标是鼓励独立 , 特别是孩子们 。 和中国人不同 , 美国老人很少和自己的孩子们住在一起 。文化差异三:3、朋友 。中国人对朋友有不同的定义 。 只是经常一起出门玩的人不叫朋友 。 朋友是指那些永远觉得有义务向对方提供所需任何帮助的人 。 美国人经常称呼他们遇到的人为朋友 , 因此他们对朋友的定义很一般 , 并且各有不同 。 有工作的朋友 , 有一起玩的朋友 , 有学校的朋友 , 有喝酒的朋友 。文化差异四:4、金钱 。众所周知 , 中国人喜欢存钱 。 当计划花钱的时候中国人总是很保守 。 但是在美国则不同 , 和中国家庭相比 , 很少有美国家庭为紧急情况和教育存钱 。文化差异五:5、教育 。中国人看重教育和事业 , 而美国人则更强调好品格和信仰 。文化差异六:6、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 。总的来说 , 中国更加看重集体 , 而美国则更看重个人 。 在美国 , 如果你取得了一些成就 , 那是因为你自己的功劳 。 但是在中国 , 如果你取得了一些成就 , 那会被归功于你的团队、家庭或者公司 。 在中国你所做的一切都归功于更大的集体 , 但是在美国则更加认可个人的功绩 。 (文章部分转自网络 , 对原文作者表示感谢)(2020年5月12日于野渡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