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汉武帝能平定匈奴,为什么解决不了国内豪强?( 二 )


据记载武帝时期 , 70%的社会财富掌握在占人口比例不到1%的豪强手中 。这些豪强崛起后 , 在地方横行乡里、无视法律 。这对汉武帝的中央朝廷形成了严重威胁 , 豪强隐隐有和朝廷分庭抗礼之势 。
汉武帝@汉武帝能平定匈奴,为什么解决不了国内豪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武帝时期农民负担加重
汉武帝对豪强的清洗
汉武帝面对豪强 , 从四个方面进行压制
1、迁移豪强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将天下豪强都迁往茂陵 。因为豪强之所以能成为豪强 , 是因为其在地方上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和田地资产 。将他们都迁往茂陵居住后 , 置于朝廷集中监控之下 , 不让其与所属地直接联系 , 豪强们控制地方的手段被斩断 。
2、重用酷吏
汉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所谓酷吏 , “酷吏”的意思除了手段残酷之外 , 更多也有不畏豪强 , 严格执法的官吏的意思 。武帝时期频繁利用酷吏来打击豪强与官僚 , 历史上的著名酷吏在这个时期喷涌而出:张汤、杜周、周阳由、尹齐、杨朴、宁成、义纵、赵禹、王温舒等等 , 如王温舒杀无数河内的豪强 , 据说流血十余里 , 株连千余家 。杜周为廷尉 , 专伺人主旨意为狱 , 以诏令捕系者多至六七万人 , 豪强权贵集团在酷吏的打击之下损失惨重 。
汉武帝@汉武帝能平定匈奴,为什么解决不了国内豪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3、算缗告缗
为了打击商人 , 汉武帝推出算缗制度 , 算缗是朝廷向大商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把商人从农民身上剥削来的财物收归国有 , 这样缓和了地方豪强土地兼并 , 增加了国库收入 , 但也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而告缗是当时反商人瞒产漏税的一种强制办法 。是算缗制度的延伸 。
“(朝廷)得民财物以亿计 , 奴婢以千万数;田 , 大县数百顷 , 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
——《汉书?食货志》
据《汉书》记载 , 告缗令颁布后 , 中产以上商贾大抵遇告破产破家 , 朝廷朝廷派遣御史和廷尉各地清理处置告缗所没收的资产 , 得民财物以亿计 , 奴婢以千万数 , 田地大县达数百顷 , 小县也有百余顷 。诸多豪强因此倾家荡产 。
4、经济改革
武帝废止了汉初以来的宽松、放任的经济制度 , 将盐、铁、铸钱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暴利行业收归官营 , 并在商品流通领域实行平准、均输政策 , 以平定物价 , 打破豪强的垄断 。这样主要的商业命脉彻底掌控在朝廷手中 , 豪强商人不再允许经营相关产业 , 利润来源被国家釜底抽薪 。豪强们的经济来源被掏空 。
汉武帝@汉武帝能平定匈奴,为什么解决不了国内豪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打击豪强的后果
从以上几点来看 , 汉武帝为了对付豪强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也是历史上对豪强打击力度最大的帝王 。汉武帝通过强力打压豪强 , 卓有成效 , 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危机 , 可以继续支付维护国内稳定和对外扩张的经费 。但打击豪强的副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 , 酷吏嗜杀成性 , 妄杀无辜 , 虽维护了皇权 , 也激化了社会矛盾 。而经济改革是伤害了应有的商业活动 , 导致经济萎缩停滞、商品短缺 , 物价飞涨 , 史书记载:
“商者少 , 物贵”
——《史记?平准书》 。
算缗告缗制度更是只推行了三年便作废 。
汉武帝打击豪强对缓和社会矛盾、增加国家收入起到重要的成效 , 但豪强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被彻底被解决 。豪强们遭到致命打击 , 便开始寻求转变 , 地主与大商人所代表的豪强阶层与官僚开始合流 。
朝廷要想对付地方豪强 , 就得依靠地方官员 , 加强国家控制 , 所以官僚集团在汉武帝时代急剧膨胀 。但是不久就发现 , 地方官僚体系已经被豪强渗入 , 豪强的势力正逐渐与方官僚合流 , 他们通过联姻逐渐与地方官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这样朝廷又得先整顿官僚体系 , 提升吏治 , 但正是因为豪强兴起 , 朝廷缺钱 , 不可能养得起那么多官僚 。所以地方官僚在与豪强形成利益共同体之后 , 反而欺上瞒下一起来对付朝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