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公知,恰恰源自特权
科举制度的本质 , 是‘知识的利出一孔’ 。 利出一孔 , 配合‘竞争单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知识有用 , 没用 , 不重要 , 重要的是‘压过别人一头’ , 把别人踩下去吗 , 自己单赢占有响应的特权资源 。 这种制度 , 把知识也包括进去了以后 , 就形成了科举 。 科举机制下的教师 , 实际上是‘掌握特权’的裁判 , 而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交易对象’ 。 有特权的人 , 当然要颐指气使 , 要傲娇 , 要指点江山 , 目空一切 , 这是必然的 。 科举制度 , 还有一层深刻的社会机制上的改变 。 秦制的利出一孔 , 是政治的单赢 。 即:以吏为师 。 老百姓脑子里只有法律 , 律令 , 没有真正的思想 。 到了宋朝科举兴盛 , 知识的‘利出一孔’ , 就变成了‘以师为吏’ 。 即:老师即天理 , 老师即真理 , 老师即法律 。 天下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不符合老师教的那个‘正确答案’的 , 都是‘胡说八道’ 。 所以中国社会 , 思想变革的成本 , 是全球最高的 。 因为中国人的知识结构 , 在走出校门以后 , 基本上就拒绝改变和增容了 。 秦制以吏为师 , 导致社会惰性增强 。 ‘大人物’不下令 , 基本上没有自我积极性 。 官府一下令 , 一窝蜂全部涌上 , 毫无节制 。 一抓就死 , 一方就乱 。 秦制之弊也 。 科举以师为吏 , 说的 , 做的 , 想的 , 必须符合‘正确答案’ , 导致社会思想和知识升级成本极高 。 不搞暴力 , 旧秩序无法打破 。 非要全社会一起崩溃 , 才能有新知识 , 新思想 , 新体系慢慢兴起 。 你看中国的‘鲁大师粉丝’ , 实际上比清朝的太监还穷凶极恶 。 李莲英没把慈禧封神 , 没把慈禧当旗帜 。 但鲁大师的徒子徒孙 , 已经变成了信徒 。 谁说鲁大师不好 , 谁就是亵渎神灵 。 为什么?这就是中国人‘以师为吏’的恶性循环 。 鲁大师自己鼓吹中国人要从精神上站起来 , 鲁大师的门徒 , 要求中国人都在鲁大师旗帜下下跪 。 对鲁大师不敬的 , 要掌嘴 。 我看过一个纪录片 , 是上海清末第一所‘西洋中学’的洋教师的回忆 。 这个洋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所全英国授课的中学 , 教授现代几何与数学 。 他评价中国学生 , 那是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极其优秀 , 远远超过他认识的非洲人和南洋人 。 但是呢?缺乏举一反三 , 和使用所学知识开创自己观点的能力 。 对教师尊重有余 , 但唯唯诺诺 。 几乎不敢与人辩论 。 也不敢说新观点 。 简言之 , 缺乏创造力 。 为什么?就是以师为吏 , 长期生活在‘知识资源的利出一孔’的制度下 , 造成的 。 高校是与中国‘国企’‘政府机关’同等的‘三大特权壁垒’ 。 这样的群体 , 成为目空一切 , 指点江山的公知 , 很正常 , 很合理 。 其实中国人崇拜的索尔仁尼琴 , 高尔基 , 都是在苏联享受‘荣华富贵’ , 一般劳动者难以企及的特权阶层 。 买了个小产权别墅的方方女士 , 与‘文化贵族’高尔基 , 索尔仁尼琴奢华特权生活比起来 , 那还是相当朴实的了 。
推荐阅读
- 小农思维,恰恰必然热衷光刻机
- 把诉讼权说成巨婴,本质恰恰风险向下转嫁
- 新闻夜航|高校要求开奇葩证明,警方霸气回应!
- 以天下为己任,恰恰类似西门庆的逻辑
- 环渤海新闻网|7个月多、800多公里!唐山警方擒获跨省诈骗逃犯
- 赢在志愿|武汉高校如果没合并,能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3城?
- 江歌案中的刘鑫,恰恰是被媒体迫害的受害者
- 允许摆地摊,恰恰应该是‘权宜之计’
- 高校毕业生|今年招募3.2万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三支一扶”服务
- 高校毕业生|今年全国招募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三支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