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说: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刚查了一下黄历 , 今日宜出行 , 老弟 , 该上路了 。唐贞观十三年九月 , 唐太宗率群臣聚集关外 , 为刚刚结拜的御弟玄奘法师送行 。先教收拾行囊马匹 , 然后着官人执壶酌酒 , 太宗举爵道:“兄弟你今天就要远走 , 干了这杯酒 , 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 , 一醉到天尽头 , 也许你从今开始的漂流 , 再没有停下的时候 , 让我们一起举起这杯酒 , 干杯啊朋友 。 ”玄奘连忙推辞:“陛下 , 酒乃僧家头一戒 , 贫僧自为人 , 不会饮酒 。 ”唐太宗说:“今日之行 , 比他事不同 , 此乃素酒 , 只饮此一杯 , 以尽朕奉饯之意 。 ”这是素酒 , 今天必须得喝 , 不喝就是看不起我 , 我先干为敬 。说什么王权富贵 , 怕什么戒律清规 , 什么不会喝酒 , 什么开着车呢 , 看跟谁喝 。 书里写的清清楚楚:三藏接了酒 , 谢恩饮尽 。临行喝完一碗酒 , 浑身是胆雄赳赳 , 三藏辞别唐王 , 出关一路向西 , 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艰辛旅程 。当然不是一个人 , 书中交待 , 唐僧出发的时候 , 有两个长行的从者 , 又银絺的马一匹 , 送为远行脚力 。 也就是说 , 太宗皇帝专门安排了两个随行人员 , 一方面负责唐僧的安保工作 , 另一方面 , 帮着挑行李 。对 , 出这么一趟远门 , 行李肯定不少 , 必须得有人帮着拿 。可是 , 唐僧还没走出国门 , 两个随从就被妖怪给吃了 , 没办法 , 唐僧只好自己背着沉重的行囊前行 , 那几天 , 可把师父给累坏了 。后来 , 收了大徒弟孙悟空 , 唐僧总算松了一口气 , 行李自然是由悟空来挑 。八戒来了以后 , 挑担子这种粗活儿 , 顺理成章又传给了八戒 。再后来 , 沙僧加入到队伍中 。 按规矩 , 这副担子是不是应该传给沙僧了?交接工作为什么在这时候突然遇到了障碍?取经路上 , 一直挑担子的人究竟是八戒还是沙僧?为什么每次一说散伙 , 八戒就嚷着要分行李?行李里到底装着些什么?1.前两天 , 王建国和小丽去省城看望大姨妈 , 建国说轻装出发 , 尽量少带行李 , 结果 , 再三精简 , 还是装满了一个拉杆箱 , 两个双肩背包 , 一个手提旅行包 , 外加一个大塑料袋 。当然是建国负责背行李 , 手提肩扛 , 上火车差点儿没超重 , 而整个行程 , 往返一共三天 。唐僧西天取经 , 万里之遥 , 跋山涉水 , 历时数载 , 几经寒暑 , 在国内这一段儿还好 , 有当地政府和各大寺院接待 , 出了国呢 , 西部多是荒凉之地 , 食宿不便 , 得带多少行李你想吧 。除了换洗衣物洗漱用品餐具雨具证件护照等必需品之外 , 行李中还有几样特殊的宝贝:如来佛祖亲赐、观音菩萨转赠的锦斓袈裟一件 , 九环锡杖一条 , 太宗皇帝御赐的紫金钵盂一个 。光是这三样东西我跟你讲 , 随便哪一个都价值不菲 , 长安二环以内换套带豪华装修的别墅 , 估计还能有富余 。另外 , 行李中应该还有大量的现金 。 毕竟电子支付尚未普及 , 穷家富路 , 沿途有许多非佛教国家 , 不能全指望化缘 , 该花钱还得花钱 。具体带了多少钱书里没写 , 但你想吧 , 这么大的跨国项目 , 又是当今皇帝亲自指挥 , 亲自部署 , 经费肯定少不了 。这下你知道了吧 , 为啥每次遇到困难 , 八戒总是嚷着要散伙分行李 。总之 , 这副担子很重 。谁来挑?白龙马?绝对不行 , 那是师父的专用坐骑 , 唐僧平时不怎么锻炼 , 吃饱了就坐那儿念经 , 身体长得白白胖胖 , 目测足有200斤的样子 , 白龙马每天驮着胖和尚已经够累的了 , 不能再额外增加他的负担 。千斤重担 , 只能由徒弟们来挑 。如你所见 , 大师兄身体瘦弱 , 每天还要探路 , 还要打前站 , 还要负责安保 , 降妖除魔 , 上上下下跑关系 , 忙得很 , 实在不好再麻烦人家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聚集到了八戒的身上 。曾经也是掌管数万水军的天蓬元帅 , 啥时候干过这种粗活儿?但是 , 八戒并没有推诿计较 , 二话不说 , 默默把担子放在了自己的肩上 , 表现出一个天庭老干部的高风亮节 。这叫尊卑有别 , 长幼有序 , 师父有师父的使命 , 徒弟有徒弟的任务 , 老大有老大的责任 , 老二有老二的义务 。后来 , 老三来了 。2.八戒很高兴 , 心想 , 总算熬出头了 , 这副担子该交出去了吧?然而 , 并没有 , 担子依然在八戒的肩上 。八戒对此意见很大 ,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 唐僧问悟空:“徒弟 , 如今天色又晚 , 却往那里安歇?”行者道:“师父说话差了 , 出家人餐风宿水 , 卧月眠霜 , 随处是家 , 又问那里安歇 , 何也?”随便在野外凑合一晚上得了 。猪八戒当时就不乐意了:“哥啊 , 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 , 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 , 这一向爬山过岭 , 身挑着重担 , 老大难挨也!”八戒这句话说得很清楚 , 过了流沙河 , 有了沙师弟 , 担子却依然在自己的肩上 。孙悟空当时还摆出大师兄的身份教育八戒:“呆子 , 你这般言语 , 似有报怨之心 。 既是秉正沙门 , 须是要吃辛受苦 , 才做得徒弟哩 。 ”八戒心说唱高调谁不会 , 站着说话不腰疼:“哥哥 , 你看这担行李多重?”悟空说:“兄弟 , 自从有了你与沙僧 , 我又不曾挑着 , 那知多重?”八戒当时没提行李里面装的啥 , 光说外面:“四片黄藤蔑 , 长短八条绳 。 又要防阴雨 , 毡包三四层 。 匾担还愁滑 , 两头钉上钉 。 铜镶铁打九环杖 , 篾丝藤缠大斗篷 。 ”忍不住抱怨:“似这般许多行李 , 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 , 偏你跟师父做徒弟 , 拿我做长工!”再次说明 , 挑担子的只有“老猪一个” 。猪八戒表面上是跟孙悟空唠叨 , 但这话是说给谁听的 , 再明显不过了 , 悟空最后都忍不住笑了:“呆子 , 你和谁说哩?”八戒不好意思挑明 , 一口咬定:“哥哥 , 与你说哩 。 ”当时的情形十分微妙 。 正常情况 , 要么沙僧主动点儿:“二哥你歇歇 , 让我挑一会儿 。 ”要么师父说句话:“沙僧啊 , 跟你二哥换换 , 以后你挑担子 , 让他牵马 。 ”可是 , 那天两个人都装糊涂 , 谁也不接话 。孙悟空多聪明啊 , 一看这种情况 , 也不想得罪人 , 干脆置身事外 , 道:“错和我说了 , 老孙只管师父好歹 , 你与沙僧 , 专管行李马匹 。八戒见没有人肯为自己主持公道 , 只好拣好欺负的说:“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 , 你是定不肯挑;但师父骑的马 , 那般高大肥盛 , 只驮着老和尚一个 , 教他带几件儿 , 也是弟兄之情 。 ”不料孙悟空说:“他不是凡马 , 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 , 唤名龙马三太子 。 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 , 身犯天条 , 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 。 才变做这匹马 , 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 。 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 , 你莫攀他 。 ”这个时候 , 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的沙僧终于说话了:“哥哥 , 真个是龙么?”干啥啥不行 , 打岔第一名 , 要论转移话题 , 还得是人家沙僧 。3.所以 , 这一路上 , 行李担子一直都是八戒在挑吗?是的 , 绝大多数情况下 , 都是八戒挑着担子 , 沙僧只是偶尔帮下忙 , 主要负责牵马 。 没错 , 那首“你挑着担 , 我牵着马 , 迎来日出 , 送走晚霞”的原唱是沙悟净 。不是瞎扯 , 我有证据 。 《西游记》第一百回“径回东土 , 五圣成真”中 , 如来佛祖在西天取经表彰大会上 , 当着全体与会人员的面宣读嘉奖令:“猪悟能 , 因汝挑担有功 , 加升汝职正果 , 做净坛使者;沙悟净 , 登山牵马有功 , 加升大职正果 , 为金身罗汉 。 ”你看 , 分工明确 , 领导不可能说错话的对不对 。那为什么我印象中一直觉得 , 担子是沙僧挑的呢?之前说过 , 沙僧也挑过担子 , 只要有西天或天宫的领导在场 , 只要有照相机摄像机对着 , 沙僧就抢着挑 , 特别是在央视86版《西游记》的镜头里 , 担子都是沙僧挑着的 。那么问题来了 , 沙僧作为最后加入组织的小师弟 , 凭啥不挑担子 , 只负责牵马?提起这事儿白龙马就生气:“我呸 , 我用你牵?!老子自己会走 。 ”唐僧身为师父 , 为什么不站出来主持公道 , 合理分工 , 减轻八戒的负担?悟空八戒 , 为啥也不愿得罪沙僧?孙悟空性格顽劣 , 动不动就捉弄猪八戒 , 张口闭口叫呆子 , 为啥对沙僧敬而远之 , 从来不跟沙僧开玩笑?在整个取经团队中 , 感觉沙僧就像个打酱油的 , 沉默寡言 , 无所事事 , 表现平庸 , 毫无作为 。 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 , 到底是不能干 , 还是不想干?沙僧加盟团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他的身上究竟肩负着怎样的神秘使命?且听下期分解 。文章首发公众号:大圣的小宇宙(SJSHPL001)八戒说: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