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个题目有点绕。河南山东是如何与山西的发展扯上关系的?
我们先看一下河南和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文章图片
河南的高铁布局,简单地说就俩字:“郑米”。解读一下就是就是以省会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布局。通过高铁的布局,我们不难看出河南的区域发展思路就是郑州单核,或者说是一城独大。当然,这并不妨碍有洛阳南阳副中心的存在。
再看一下山东的高铁布局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文章图片
山东的高铁布局,是以省会济南、两大港口城市青岛和日照、以及鲁南交通枢纽济宁这四个城市为节点的类似于“井”字型的格局。显然是一个多核的布局。
山东和河南的模式孰优孰劣呢?应该说都是根据自己的省情进行论证后制定的。
山东是沿海省份,有优良的海港。在19世纪下半页中国被迫重新跟随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港口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青岛港就是其中之一。而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大陆国家,因此沿海省份的省会一般都在内陆。山东省也不例外,从明朝开始形成山东的行政区后,位于鲁中丘陵与鲁西北平原连接地带的济南就成为山东省的省会。
在大陆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博弈或者说是协同下,山东形成了双核的模式,甚至一度出现了济南、青岛、烟台三足鼎立的格局。
说完山东外贸再回到河南。
河南是典型的纯内陆省份。不仅没有海岸,也没有大的内河港口。因此,一直是单核省份。历史上洛阳、开封、郑州等城市都曾经做过河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从来没有在较长的时间里出现双核或多核的现象。新的中心城市崛起后,旧的中心城市就会衰落。不论是后晋时期开封取代洛阳,还是上个世纪郑州取代开封,概莫能外。
事实上,任何一个地缘完备的内陆省份,都不可能出现双核或多核的格局;而任何一个有良港的沿海省份,都很难出现单核格局。
【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这到底和山西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地处黄土高原、作为纯内陆省份的山西,曾经长期试图走沿海省份的发展道路,而近些年,开始回归正途,走单核强省会的道路。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文章图片
上图是山西省2009年以前的“人字骨架、九横九环”高速公路网规划图。
下图是2009年调整后的“三纵十一横十一环”。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文章图片
不论是新规划还是旧规划,共同的特点就是没中心,或者说是多中心。全省十一个地市的市区,除了榆次都是中心。而且,所有的地市都有绕城高速,这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是独一份。即使如广东、江苏、浙江、福建这样的沿海发达省份的内陆地级市,拥有绕城高速的也仅仅是部分城市。即使如河北、河南、安徽、辽宁等这些拥有大片平原的省份,有绕城高速的城市也只是一部分。
山西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属于典型的一碗水端平,或者说是雨露均沾。这与其他省份省会城市附近密密麻麻的高速公路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直到高铁时代,山西的思路开始转向单核模式。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文章图片
上图是山西的近期高铁规划(包括已建成、在建、启动前期工作。另外银郑高铁(延安-临汾-晋城)暂时忽略,这个暂时不在山西的规划内,这个是宁夏的规划),以太原为核心的六向雪花型高铁格局。
下图是中期规划,以太原为核心的“米字型”规划。

 「模式」从河南山东两省的高铁线路布局看山西发展模式的转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