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疫情下,入不敷出的公立医院( 二 )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多位上海的多位医生 , 他们表示2月份奖金只能拿到平时6成 , 3月份是8成左右 。
“虽然医院停诊 , 但医生和护士的薪资水平不能降幅过大 。 ”陈拥军介绍 , 2月份全院医生工资、绩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抗疫补贴按规定另计 。 当然 , 在特殊时期 , 职工绩效就不能按照原来方案计算 , 否则绩效水平会大幅度下降 , 不利于抗疫工作 , 不利于医疗队伍稳定 。
和遂宁市中心医院一样 , 重庆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市康复医院等也都是正常给医护人员发放工资 。
北京市康复医院院长席家宁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 疫情期间 , 为了不让医护人员有太多悲观情绪 , 工资绩效都是要正常发放 , 工资也许会有所波动 , 但在大家可接受范围内 , 而且公立医院许多医生有编制 , 人员流动、人才流失现象比较少 。
医院开源节流找出路 除了人力成本外 , 新增的防疫成本支出让许多医院“雪上加霜 。 ”
“国家要求防疫工作、医院正常运营两手抓 。 ”陈拥军表示 , 但压力很大 。 防疫物资都是耗材 , 这是一项新的成本支出 。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 这样的情况下 , 支撑一两个月还可以 , 如果一年两年 , 医院运营将非常困难 。
重庆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任红也坦言 , 如果长此以往 , 谁都没办法维持医院正常运营 。
除了实力雄厚的大型医院外 , 许多医院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
“我们得到上级支持 , 给我们一定拨款 , 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 ”席家宁介绍 , 如果没有政府拨款的话 , 医院会比较困难 。
除了政策扶持外 , 根据患者需求 , 大力扩大某些科室规模 , 从而促进医院增加收入 。
“疫情期间 , 我们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和肿瘤科等工作量不降反增了 。 ”陈拥军告诉记者 , 原因是受疫情影响 , 这些患者从省级医院回流到市级医院 , 因为我们医院完全可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 对这样的科室 , 如果医保加以政策引导 , 即方便患者 , 也节约医保资金 , 还会增加医疗收入 。
此外 , 大力发展线上问诊、社区义诊也成为许多医院的选择 。 健康时报记者在采访上述4家医院院长时 , 为了扩大医院营收 , 他们都提到要加大线上问诊的建设 , 疫情防控常态化 , 线下问诊受到限制 , 开展线上问诊的需求非常急迫 。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建议 , 医院可以重新调整医生门诊坐班情况 , 在门诊量下降的情况下 , 让医生到社区义诊 , 这样就保证了医疗资源的高效利用 。
5月份以来 , 广安市人民医院和遂宁市中心医院门诊逐渐恢复 , 达以往同期80%左右 , 但是两家医院的院长仍然忧心忡忡 。
他们认为 , 防疫常态化 , 医院预约挂号 , 门诊量很难如往常一样 , 此外 , 前几个月的亏损 , 需要靠后面几个月业绩增长才能弥补亏损 。
为了缓解短暂的医院运营困难 , 顾永林在接受记者采访后将会参加医院会议 , 群力群策、共同商议 , 如何促进医院高效运营、是否需要向银行贷款、如何加强内控降低成本、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
一场全国医改的新契机 在学者看来 , 从宏观层面 , 进行一场医疗改革 , 不仅可缓解时下危机、也能促进我国医疗体系更好的发展 。
“一直以来 , 公立医院就是靠做量 , 做大规模来营收 , 医院有营收的压力与任务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教授表示 , 所以一直以来 , 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患矛盾非常紧张 。
“由于疫情防控常态化 , 大部分医院很难做到人满为患的状态 , 无法做量可能还要面临生存问题 。 ”李玲教授认为 , 既然现状已经如此 , 那我们不妨转变思路 , 进行新的尝试与实验 。
这十几年的医改探索中 , “公立医院”+“全民医保”带来一定的效果 , 但不如这次抗疫中 , 免费医疗和财政兜底给老百姓带来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 这次疫情也是一次成功的免费医疗社会实践 , 让我们看到免费医疗是可行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