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

怎么用足够少的信息 , 做出足够好的决策呢?我们一般都会觉得 , 决策这件事很像是考试 , 信息就像是课本 , 学的越多 , 考试成绩就越好 。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
文章图片
德国认知心理学家格尔德·吉仁泽教授做过一个试验:让一拨英国大学生 , 和另一拨土耳其大学生 , 分别对英国足球杯32支球队的成绩进行预测 , 这32支球队都是英国本土球队 , 英国大学生当然是很熟悉 , 土耳其大学生就根本不了解 , 他们只能靠一条线索去猜 , 这些球队通常是按照城市命名的 , 比如曼彻斯特联队 , 也就是著名的曼联 。 土耳其大学生只能假设 , 哪个城市著名 , 哪个球队就比较强 , 所以哪个足球队的名字看着眼熟 , 就选哪个 。 最后预测的结果如何呢?熟悉本土球队的英国大学生 , 预测的准确率是66%;而哪个眼熟选哪个的土耳其大学生 , 预测的准确率 , 竟然有63% 。
熟悉本土球队的英国大学生 , 和几乎无知的土耳其大学生 , 最后预测的结果只差了三个百分点 。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
文章图片
研究发现 , 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 , 会出现一种“少即多效应” , 知道更多的人 , 反而不如制造更少的人更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 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不是计算机 , 无法拥有无穷的计算能力 , 了解的信息 , 未必真的能处理 , 就像那些英国大学生 , 也许对于球队的成员、历史、比赛风格都了如指掌 , 可是拥有两支球队的这些信息 , 怎么计算出哪支队伍能获胜呢?我们其实没有这个能力 , 这个时候 , 多掌握了这些信息 , 其实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
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
文章图片
你或许认为信息越多 , 越能帮助做决策 。 但其实 , 真正决定决策准确率的 , 不是我们收集信息的/p>
【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你可能会说 , 判断一场球赛还是过于简单 。 一场足球赛 , 无非就三种结果 , 要么这支队伍胜 , 要么那支队伍胜 , 要么平手 , 3选1当然比较好猜 。
格尔德·吉仁泽教授又做了另一个试验 , 分别在美国和德国各找了180位路人 , 给他们看一张名单 , 上面列出了将近800家美国上市公司 , 让他们看哪些公司眼熟 。
吉仁泽教授根据美国人和德国人选出的眼熟公司 , 成立了两只基金“德国眼熟基金”和“美国眼熟基金” 。
经过六个月的追踪 , 得到了让人惊讶的结果 , 这些看起来眼熟的公司 , 股票收益率要比看起来陌生的公司高出30多个百分点 。 而且 , 六个月内两只“眼神基金”的收益要比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增幅高出25个百分点 , 也就是说 , “眼熟基金”还跑赢了大盘 。
更让人惊讶的 , “眼熟基金”这六个月的收益 , 比德国的基金高出十个百分点 , 比美国的基金收益率高出近30个百分点 。 也就是说 , “眼熟基金”跑赢了别的公司 , 跑赢了美国大盘 , 甚至跑赢了美国和德国专业的金融人士 。
爱摄影爱修图不是信息越多越好?靠“眼熟”做出的决策或许更可靠,做决策时
文章图片
真正在股票市场获利的 , 不是专家的深思熟虑 , 而是普通路人的“眼熟” 。 更有意思的是 , 由美国人选出的德国公司股票 , 和德国人选出的美国公司股票 , 他们的收益尤其突出 。 换句话说 , 越是不了解情况的局外人 , 越能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
“眼熟”这件事 , 远比我们想象当中要可靠得多 。 熟悉的感觉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形成 , 而是多少年生物演化的进程中 , 我们维持安全的重要保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