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原来是个冤大头,生辰纲事件被坑得最惨的不是杨志而是他( 三 )


根据书中介绍 , 生辰纲从大名府到东京确实路径不多 , 也无水路 , 只能走旱路 。而且 , 谢都管从得知要参与押送生辰纲到出发也就不到一整天的工夫 。
问题就在这里 。公孙胜很有可能是借助道士的身份获取了这个机密 。比如 , 他可以混进梁中书的府邸打着法事服务的幌子来搜罗情报 。甚至谢都管有可能会将情报出卖 , 捞点外快 。
可以确定的是 , 公孙胜得知了具体路线和大概行程以及经过黄泥冈的大概时间后 , 日夜兼程 , 向东溪村晁保正家里赶去 。
说到这里 , 我们也可以这么推测:刘唐和公孙胜之前就认识 。甚至可以说在生辰纲没有起运时 , 二人就谋划着做一票 。刘唐是做私商的 , 也就是从事和政府对抗的违法经商活动 。那种与生俱来的赌徒心理使得刘唐很想一夜暴富 。而公孙胜也是一位比较看重黄白之物的道人 。可二人决定要下手时 , 又觉得实力不够 , 还是认为找一位大哥当领头人比较妥当 。二人思来想去 , 认为晁盖比较合适 。第一 , 晁盖在私商中的名头很大 。这一点在刘唐第一次和晁盖见面时的自我介绍里都说过了 。原话是“曾见山东、河北做私商的 , 多曾来投奔哥哥” , 这说明晁盖其实就是一个坐地分赃的贼头 , 至少是在黑道很吃得开 。而后来雷横能凭借晁盖一句话就释放刘唐 , 足见晁盖在白道也很有人脉关系 。这样黑白两道通吃的人物 , 又离黄泥冈很近 , 不找他找谁?第二 , 晁盖既然混得这么好 , 一定是守行规的人 。事情做成后 , 自然不会赖账 。换句话说 , 让晁盖领头干 , 只要成功 , 大家一定能分到各自应得的那一份 。
人选确定了 , 可如何说服晁盖呢?公孙胜和刘唐有点没底 。这时 , 二人中的一人 , 当然多半是公孙胜突然想起还有一位智多星是晁盖无话不谈的好友 , 就是吴用吴学究 。所以 , 他们就要请吴学究出马 。然而 , 书中看来 , 吴用似乎和刘唐、公孙胜之前不认识 。可是 , 巧合得很 , 在刘唐和雷横斗殴时 , 吴用出现得正是时候 。难道是吴用有所感应 , 偏要选择在一个凌晨去拜会晁盖?这里推测 , 刘唐可能是先去给吴用送信(多半是公孙胜的亲笔信 , 以刘唐的文化程度估计写不出很清楚的信)后才误了宿头而在灵官庙睡觉 。而吴用算计着刘唐已经见着晁盖 , 才不紧不慢地向晁盖家慢慢走去 。正巧又劝解了一场不必要的斗殴 。
于是 , 郓城县这边吴用开始说服晁盖动手 。同时 , 又向晁盖推荐了石碣村阮家三兄弟 。同时 , 大名府那边公孙胜紧锣密鼓地打探着讯息 。
就在晁盖、吴用、刘唐、三阮商议时 , 获知讯息的公孙胜也风尘仆仆地赶到 。于是 , 就有了前面说到的公孙胜知道生辰纲押运路线和过境黄泥冈的大概时间的一幕 。
到了这时 , 我们再将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乃至白胜七人的实际情况和晁盖比较一下 , 就会觉得大家之所以愿意让晁盖领着干 , 不单单是因为晁盖的人脉和义气 。更重要的是 , 晁盖有着更雄厚的违法资本 。就算事情不成 , 有谁身陷囹圄的话 , 晁盖还有捞人的财力和关系 。
而对于晁盖来说 , 即使不去智取生辰纲 , 照样有花不完的钱财 。仅仅各处私商上缴的份子 , 就足够晁盖吃用不尽了 。而公孙胜、刘唐之辈 , 就是想一夜暴富;吴学究想来也是清贫惯了 , 想手头宽裕点;三阮呢?阮小五这个赌徒连老母亲的首饰都敢抢去下注 , 可见都很差钱;至于白胜 , 更是一个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混混 。对于除了晁盖以外其余参与智取生辰纲的七人来说 , 冒险一搏 , 可谓本小利大 。但对于晁盖来说 , 就有点替别人火中取栗的意思 。
那既然公孙胜、刘唐与吴用事先沟通过 , 但为什么在晁盖面前要装作素不相识的样子呢?要知道 , 晁盖也不是一个很容易被说服的人 。想要说服养尊处优、颇有进项的晁天王扮作贩枣客人、亲自推着独轮车去做没本钱的买卖 , 不讲究点策略 , 当然是不行的 。如果几人一窝蜂到晁盖处鼓唇摇舌 , 晁盖很可能对于亲自以身试法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