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历史悠久(古) , 是华北平原北部即冀北门户(北)与内蒙古高原沟通的重要关口(口) , 即古北口名字之由来 。 古北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素有“燕京门户、京师锁钥”之称 。
古北口村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 , 属镇区所在地 。 近4500年的建置史 , 近3000年的防御史 , 1500年左右的长城建造历史 , 近1000年的营城历史;地处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界面 , 乃中国北方重要门户:南控幽燕 , 北撼朔漠;地势险要 , 蟠龙卧虎两山对峙(锁) , 紧锁潮河(钥) , 素有“燕京门户、京师锁钥”之称 , 战争时期为兵家必争的军事重镇 , 和平时期 , 是沟通内外的陆上贸易的重要关口 。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古北口地处要冲 , 为中原通往东北、内蒙的锁钥重地 , 是商品互通有无的好地方 。 汉武帝时期 , 守军及县官、衙役全被匈奴兵杀害 , 武帝因此从黄河两岸迁移数万居民到此耕种、生活和经商 。 清朝御道的开辟 , 使这里成为南北物资的集散中心 , 大大促进了古北口经济的发展 , 促使四面八方的商人来此进行物资交换 , 此地逐渐发展成为房舍紧凑、商贸繁荣的村落 。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古北口是华北平原与东北平原、内蒙古草原之间相互往来的交通要塞之一 。 地处北京东北边缘燕山山脉的重峦叠嶂之中 , 南有密云水库 , 东有雾灵山 , 北连承德避暑山庄 。 与卧虎山和蟠龙山形成对峙 , 紧锁潮河 。 康熙《回銮抵古北口诗》:“地扼襟喉趋朔漠 , 天留锁钥枕雄关” , 故有“京师锁钥 , 燕京门户”之美誉 。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地势险要 , 四面环山 , 一水中流 。 古北口位于密云东北部与河北省滦平县交界处 , 控山海关与居庸关要塞之间 , 地处燕山深处 , 潮河自关外奔流而来由于急流处于蟠龙、卧虎两山之间 , 形成一个狭窄的隘口 , 是燕山山脉各隘口中地势较为险峻的一处 。 宋时《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三朝北盟会编)载:“幽州之地 , 沃野千里 , 北限大山 , 重峦复障 , 中有五关 , 居庸可以行大车 , 通转飨 。 松亭、金坡、古北口止通人马 , 不可行车 。 外有十八小路尽兔径鸟道 , 止能通人 , 不可行马 。 山之南 , 地则五谷、百果、良材、美木无所不有 。 出关来才数十里则山童水浊 , 皆瘠卤 , 弥守黄茅、白草 , 莫知亘极 , 岂天设此限华夷也” 。 足以证明古北口地势之险要 。 正因为古北口扼守南北交通要道的险要位置 , 为防范外患 , 统治者便在古北口一带筑关建城 , 使其渐成锁钥之地 。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张文基中国传统村落——北京古北口村
本文插图

古北口是万里长城中一处重要的军事关隘 。 早在北齐天保六年(555)修筑一道自西河起(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500余公里的长城 。 其中 , 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 。 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 。 明代古北口长城更是一处雄关险隘 , 它既与东西两侧长城相互呼应 , 又自成左辅右弼 , 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 。 不仅设有正关--铁门关 , 正关之西潮河上还有水门关 , 潮河水从水门关下的三道水门通过 。 正关南2.5公里处有古北口营城 , 即现在的古北口旧城(或称关城) , 为明洪武十一年(1378)建 , 设守御千户所 。 洪武三十年(1397)升为密云后卫 , 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 , 古北口路参将亦驻此城 。 古北口城跨山而建 , “南控大石岭 , 西界潮河川 , 为古北要冲地” 。 古御道穿古北口关城而过 , 经上营城西 , 出古北口关 。 城周两公里外 , 有南、北、东三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