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二 )


但是秦代在最高统治者身边没有老师之后,就产生了由谁来教育皇帝,也包括太子的新问题 。 从那以后关于最高统治者的教育问题,一直没有在制度层面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
到了西汉中后期的时候,儒学大盛,朝野上下都洋溢着学术兴旺的气象,自然就辐射到了最高统治者,于是汉元帝、王莽这种儒学信徒就产生了 。 皇帝没有老师但朝野中学者云集于是东汉的侍讲制就这么产生了 。 造就了一批不是老师的“老师”是东汉侍讲制的特点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本文插图

侍讲们的身份,本质上只能说是侍从,儒家尊师重道 , 侍讲们好歹也算得上是皇帝的老师身份却如此低微,如何能被当做天下儒学学子的榜样?于是皇帝的教育制度再次被改革 。
执经这种差事,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 , 在特定场合装装样子 , 成为被皇帝、太子等礼拜尊敬的对象,等到仪式结束之后依然还是臣下的身份 。
秦代之所以废弃师傅制,目的是为了维护皇帝独尊地位;东汉之所以形成侍讲制,目的是为了对皇帝的专门知识进行强化;而魏晋南北朝所建立的执经,是对礼仪规范的强调 。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反映了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建设的方面上统治者们为了掌握所有权利维护自己权威所做出的的努力 。
政治的核心问题在哪朝哪代都是一样的 , 归根结底都是分配归属的问题 。 用于皇帝教育的经筵制度,有着一个解决不了的悖论问题 , 那就是虽然老师的学术地位比他的皇帝学生高,但皇帝的政治地位又必须比作为臣子的老师高 。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创造出了一批侍讲、执经等“不是老师的‘老师’” , 这种尴尬身份的形成也是有迹可循的 , 首先是东晋孝武帝曾经亲口说过给教授皇帝的老师授予教授的名号不再尊称为老师可以看出在东晋时期皇帝明确的的“不是老师观”的观点 。
然后“自魏晋以来多是微人教授”这一句话,体现了压低教授者的身份的人为因素 。 到了北周武帝为将来的北周宣帝挑选老师时,就已经把老师称作侍读了 。 可以看出在晋代时期还有明确的老师的概念 , 在到了南北朝的时候,老师和侍读就开始分不清楚了 。
在宋代皇帝的言论中也有师傅、经筵官混同的情况这是不可以否认的事实,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去理解呢 , 我以为,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名实分离”的现象 。

书香文史论宋朝经筵制度
本文插图

名实分离的现象的确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治中的一大特色,其中的例子有宋代的官、职、差遣,有关于此的批判之声也被引起了 。
实际上不仅仅是宋代每朝每代都出现过这种现象,比如总揽朝政的霍光以大将军 , 废除宰相制度创立内阁的明代,成为了了事实宰相的首辅大学士 。
所以我以为,整齐划一、完善标准的官职制度就像《周礼》《唐六典》等中记录的那样反而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新莽改制、北周官制之类的改革都可以说是历史特例 , 没有一个做到能够延续下去的 。 由此看来,在经筵制度发展过程中,在尊师重道的表象下出现“不是老师观”,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