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供应链为生鲜电商保驾护航,后疫情时代

本报采访人员丁琦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让不少宅在家的市民远离了人员密集的菜市场 , 拥抱“互联网” , 使得线上买菜平台业务量激增 。 而随着市民生活逐渐回归正常 , 带着“烟火味”的早市及菜市场又开始有了人气 。
疫情之下 , 生鲜电商的线上需求一下被“点燃”了 。 但与此同时 , 生鲜电商也迎来了供应链、物流、配送等环节的全方位考验 。 未来 , 线上买菜是否会依然火爆?
分水岭还是风口
中国产经新闻供应链为生鲜电商保驾护航,后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疫情暴发之后 , 许多市民在网上买菜已成为常态化 。 在不少人看来 , 生鲜电商迎来了大发展 , 但是到底是分水岭还是风口 , 要看各平台在疫情期间能否应对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 。
2019年下半年 , 不少生鲜电商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难以为继 , 而到今年第一季度 , 在流血的生鲜电商企业因“疫情”被迅速盘活 。
平台业务量迅速激增 。 “疫情期间 , 最多时我们同比实现了4倍左右的交易额 。 ”每日优鲜合伙人兼首席财务官王珺介绍说 , 另外 , 疫情带来了一波集中的用户习惯养成 , 我们发现只要用户买到3单之后留存就会非常稳定 。
但是采访人员发现 , 在2019年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年Q2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显示 , 在2019年6月 , 生鲜电商行业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4.9分钟 , 人均单日使用次数达2.5次 。 如何获取线下用户流量是关键 。
数据显示 , 春节期间 , 阿里本地生活60后用户线上买菜的订单量翻了4倍;每日优鲜今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期间 , 40岁以上用户增加了237%;美团60后、70后用户分别以36.7%、31.5%的占比成为外卖新客增长的主力;饿了么平台外卖生鲜的50岁以上的用户 , 环比节前增长了2.3倍 。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 , 疫情期间大多消费者选择“宅家”做饭 , 这也加快了生鲜电商被消费者接受的过程 。 以前很多消费者习惯到实体店买菜 , 疫情期间出门不便 , 生鲜电商在此期间销量暴涨 , 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平台一度出现商品售罄的情况 , 促使消费者开始尝试不同的平台 , 这也让不少企业看到机会 。
《报告》中还显示 , 供应链以及配送等方面的短板 , 是很多电商此前被市场淘汰的原因 , 这仍是目前存在的“老大难” 。 解决了 , 就是机遇;解决不了 , 就是过不去的坎 , 会被大浪淘沙淘洗掉 。
供应链、配送难题成为疫情期间众多买菜平台的共同“痛点” 。 业内人士表示 , 疫情初期为了保证供给 , 不少生鲜电商采取采购人员驻守产地的做法 。 同时 , 创造性地以“共享员工”的方式将餐饮、旅游等行业的赋闲劳动力利用起来 。
疫情之下 , 生鲜电商在及时配送、后端供给等方面确实存在压力 。 对此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未来拥有全产业链资源和全渠道资源的企业优势将愈加凸显 。 疫情下 , 生鲜电商在及时配送、质量保证、后端供给等方面的压力加大 , 同时也暴露出前后端协同的不足 , 将促使电商在商品、供货渠道、配送、服务等环节更加完善 , 以提高效率 。 未来线上和线下的相互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零售行业发展 。
留住用户是关键
中国产经新闻供应链为生鲜电商保驾护航,后疫情时代
文章图片
市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 而平台如何留住增长的用户?
凯度咨询预计 , 2020年 , 生鲜、快消品及医药品类在O2O上的销售额至少翻倍;果蔬生鲜份额增长率为179% , 快消品份额增长率为130% 。 相比之下 , 餐饮外卖类的增长率只有39% 。
对于“菜市场”的回归 , 莫岱青表示 , 线上买菜的热度会有所回落 , 不过培养起来的线上购买习惯还是会存在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