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治理官员贪污腐败,光杀一儆百根本行不通,不信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日 , 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 , 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 同年秋攻占大都 , 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 都知道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通过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取得政权之后 , 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 建立了一套可行的、高效的治国方略 , 而严明吏治、治理贪官 , 更是被定为了基本国策 。
由此可见 , 它的诞生绝不是偶然 , 有时代的影响 , 也有朱元璋个人的烙印 。
本文插图
明朝建立之初 , 社会动荡 , 刚刚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 , 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 。 为了尽快稳固政权 , 恢复国家各地的生产秩序 , 朱元璋以无情的大规模屠杀、严苛的法令和严酷的刑罚 , 来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豪强 。 之所以采取如此铁血的手段 , 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朱元璋决定吸取元朝末年贪官污吏横行、官员欺上瞒下争权夺势 , 最终 , 导致元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另一方面则是朱元璋早年的要饭经历 , 让他对造成贫民百姓流离失所的贪官无比痛恨 。
因此 , 在对待贪官污吏这一问题上 , 他就显得尤为强硬 , 手段也是更加残忍、严酷 。 并且 , 他是为此制定了一套可行的反贪机制 , 虽然说 , 这一机制没有起到本应该起到的作用 , 但是 , 总归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肃清了吏治 , 打击了贪污腐败势力 , 为明朝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
这套机制大多以预防、威慑为主 。
例如:他大力推行教化政策 , 希望将勤政廉洁的思想渗透到管理者的思想之中 。 在他看来 , “设官为民 , 而非病民” , “居官宜恤民 , 不可劳民” 。 “若但使有司增饰馆舍 , 迎送奔走 , 所至纷扰 , 无益于民而反害之 , 非付任之意 。 ”这就是他认为的为官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 即:“勤政爱民、廉洁自律 。 ”
本文插图
除此之外 , 他还意识到:如果真正想要组成一支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官僚队伍 , 一定要在选拔官员的时候认真审查 , 同时 , 还要加强对官员的考察监督 。 为此 , 他在选拔官员时 , 奉行“任人唯贤 , 唯才是举”的原则 , 这一点他深有体会 , 如果不是他手下有一群出类拔萃的大臣 , 他绝没有可能建立大明朝 。
而且 , 对于官员的考察监督主要包括“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八个方面 , 其中 , “贪”放在了第一位 。 可见 , 朱元璋对此的重视程度 。 当然 , 有惩治便有奖励 , 对于那些真正勤政廉洁的官员 , 朱元璋的奖励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 甚至 , 愿意破格提拔 , 赐其爵位 。
另外 , 朱元璋还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检察网 , 完善了中央、地方的监察体制 , 充分发挥了民众的监督作用 。 在中央 , 他设立了督察院 , 总揽监察事务;任命十二道监察御史 , 监察百官 , 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督察院的官员都在他们监察的范围之内;设置六科给事中一职 , 对六部的任务实际执行情况监督 。
在地方 , 他设置了提刑按察司 , 对地方官员进行全面的监督 。 而且 , 还设立了巡按御史 , 代天子巡守 , 使地方官员时刻保持警惕 , 以减少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 。 因为 , 出身底层的朱元璋非常明白:无论是朝廷命官还是地方官员 , 在违法乱纪之后 , 一定会官官相护 。 如果出了事情 , 很难查出真相 , 即使查出真相 , 也要耗费很大的成本 , 但是 , 他们的这一系列行径 , 底层受害者一定非常清楚 。
因此 , 他认为:畅通民众监督的渠道尤为重要 。 为此 , 实行了民告官的制度 , 给予百姓监督权 , 并在法律上给予他们保护 。 而且 , 谏言会以保密的形式送到朱元璋手中 , 以防告官者被打击报复 。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外交部:美方限制中国留学人员签证是开历史倒车
- 历史大家官|曾宣称“苟富贵勿相忘”的陈胜在称王后为什么将投奔他的朋友杀死
- 苏卿讲历史|唐朝皇帝最怕过这几天,刚开始很兴奋,之后每天都要装病躲过去
- 历史旧影馆|8张历史上流传的朱元璋画像:被刻意丑化,图9才是他的真实样貌
- 鉴赏历史|古代有钱人三妻四妾,为何还要养丫鬟?原来是有一件事妻妾做不到
- 小辫儿说历史|“定远号”打捞现场,船体破败不堪,部分零件被日本运走盖了别墅
- 南書房|?从电影《勇敢的心》中,探寻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的历史恩怨情仇
- 康康历史|古代日本为何全民“弃肉食草”,千年不知肉味?这得问问大乘佛教
- 川川讲历史|秦汉时期三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 历史垂钓者|周世宗打下的半壁江山,被赵匡胤中途劫走,戏剧性的当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