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死他乡@战国名将华夏“德圣”,却被君王猜忌,奸臣陷害,最终客死他乡( 二 )
赵悼襄王重用郭开 , 消减廉颇
果然 , 赵悼襄王一即位 , 便更加重用郭开 , 廉颇很自然地就陷入了君王惧、佞臣恨 , 朝不保夕的危难环境之中 。不久 , 赵悼襄王便听信了郭开的劝谏 , 解除了廉颇的军事权力 , 革除了他的一切官职 , 以乐乘代替廉颇 。
同时 , 还派遣使者 , 要求廉颇回到邯郸待命 。廉颇自然知道 , 自己只要一回去 , 就很有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 。义愤之下 , 廉颇遂率领大军攻击乐乘 , 赵军人人敬仰廉颇 , 见主将受辱自然不甘心 , 于是便产生了同仇敌忾之心 。不久 , 乐乘便支撑不下去了 , 只能逃回邯郸 。
此时此刻 , 摆在廉颇面前的 , 有两条路:要么起兵闹事 , 另立新主;要么改朝换代 , 自立为王 。廉颇能征善战 , 威震诸侯 , 对他而言 , 要成就君王大业实在是易如反掌 。但他一不另立新主 , 二不自立为王 , 最终选择了"奔魏大梁"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 , 在此之前 , 便有乐毅奔赵国的先例 , 廉颇去魏国 , 就是为了让赵王能够觉醒 。当初乐毅是燕国的名将 , 曾经率领大军大败东方强国齐国 , 可惜后来燕国新王即位 , 对其心生嫌隙 , 迫使乐毅投奔赵国 。后来齐国田单大败燕军 , 燕国国势危急 , 最终只能遣使来赵 , 请乐毅重新出山 。
廉颇就是想通过此举 , 让赵王能够好好反省自己的过失 , 继而重新启用自己 。只可惜 , "用贤如转石 , 去佞如拔山"(《宋史·刘黻传》) , 任用贤才 , 就像转石头一样容易 , 铲除佞人 , 却像搬山一样艰难 。赵悼襄王刚愎自用 , 怎么可能感受得到廉颇的一片良苦用心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廉颇的一片良苦用心
当时廉颇完全可以去比魏国更加强盛的齐国 , 或者去军事力量较强的燕国 , 何以会选择被白起打得一蹶不振的魏国呢?由此可见 , 廉颇其实是想通过魏国来抗击秦军 , 所以廉颇最终投向了魏国的怀抱 。
魏王也素闻廉颇的贤能 , 同时也知道 , 廉颇身在曹营心在汉 , 不可能为魏国全力卖命 , 所以当廉颇到了大梁之后 , 魏王并没有重用他 。廉颇对这一切 , 也并不在乎 。他所看重的 , 是有朝一日 , 赵王真正能够醒悟过来 。眼下赵国国势日衰 , 秦国也屡次围攻赵国 , 相信不久之后 , 赵国求援的人就会到来 。
不出廉颇所料 , 那个求援的人就是宦官唐玖 。
此人和郭开可谓蛇鼠一窝 , 本身就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 , 加之在此之前 , 郭开便暗中给他送了许多的钱财 , 让他回来之后 , 向赵王说廉颇的坏话 。
于是 , 廉颇失去了扶持赵国的最后一次机会 。
可是 , 廉颇并没有就此失望 , 就在赵王决意不用廉颇的同时 , 楚王悄悄地将廉颇迎到了楚国 , 并封其为大将 , 以图通过廉颇能够使得楚国的军事力量重新强大起来 。廉颇也希望能够借助楚国的军力 , 策应赵军对秦军的行动 , 以减轻赵国的军事压力 。只可惜自楚国迁都之后 , 楚军便人才凋零、士气低落 , 廉颇初来乍到 , 他们自然不服 , 最终廉颇只能无功而失望 。
此时此刻 , 没有人能够明白廉颇的心思 , 他的心中无时不想着能够为赵国的子民做一些事情 , 能够为赵军抗秦承担重任 , 只可惜报国无门 , 只能叹息:"我思用赵人 。"
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的廉颇 , 最终因为报国无门而只能客死他乡 , 公元前241年 , 这位支撑赵国数十年军事的元老 , 终于在楚国的寿春闭上了眼睛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总结
廉颇身为战国名将之一 , 一生征战无数 , 几乎未尝一败 , 攻城略地 , 收徒抗敌 , 为时人所敬仰;为人则古道热肠、仗义执言 , 一旦自己有错 , 则知错就改 , 心胸坦荡 , 为后人所拜服 。
推荐阅读
- 文艺之声|聚焦精准脱贫,展现忠诚奉献——长篇小说《战国红》即将开播
- []原创 战国贤相蔺相如在成名前为何会投身在一个宦官的门下?
- 「」武庙供奉的72位名将中,三国武将一共八位,没有吕布更没有赵云
- 「战国七雄」诸葛亮缺少供给,战国七雄却从不缺,1件事诸葛亮办不了
- 「」东晋五大名将,战功赫赫,最终却被皇帝猜忌
- #名将#原创 李牧不愧是名将中的名将,凭一己之力使秦国统一大业一拖再拖
- 清军:南明抗清名将——李定国
- []本是最耀眼的名将,却被关羽斩杀沦为笑话,变成关羽成名的垫脚石
- []原创 春秋战国时期,为何中原地区国家的人,对秦国都不大看得上
- 【皇帝】这种名将每个皇帝都喜欢,可惜历史中只有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