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武松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提出受招安主张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武松与宋江 , 是很不相同的两个人 。 说到武松 , 人们总是给予美好词和崇高称谓 , 说他是壮士、勇士、大丈夫 , 说他是刚正的化身、复仇的使者、大无畏精神的象征 。 说起宋江 , 人们毁誉不一 , 即使是赞宋江者 , 也总要和那“千人批万人骂”的“受招安”连在一起 , 自然不可能给予像武松那样崇高的称颂 。
本文插图
但是 , 这两个看似截然相异的人 , 不仅曾有过情同手足的友谊 , 而且有过“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共同之处 。 这共同之处又恰恰是很糟糕、很使人讨厌的——盼望受招安 。
在《水浒》中 , 是谁第一个提出“受招安”主张的?
不是宋江 , 而是被誉为“坚定造反者”的武松 。 第三十二回 , 在孔太公庄上的一次筵宴之后 , 武松与宋江议论准备投二龙山鲁智深那里入伙时 , 说道:
“哥哥 , 怕不是好情分 , 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 , 遇赦不宥 , 因此发心 , 只是投龙山落草避难 。 亦且我又做了头陀 , 难以和哥哥同往 。 路上被人设疑 , 倘或有些决撒了 , 须连累了哥哥 。 便是哥哥与兄弟同死同生 。 也须累及了花荣寨不好 。 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 。 天可怜见 , 异日不死 , 受了招安 , 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 ”
这是全书第一次提出“招安”的问题 。 可见,武松虽然决定投二龙出入伙 , 但并非实心实意反朝廷 , 只是暂时落草为寇 , 一旦有机会 , 还是要归顺朝廷受招安的 。 不是有一句“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话吗?这大概也是此刻武松思想深处的考虑 , 也可理解为此时武松的“思想水平” 。
本文插图
宋江听到这句话有什么反应?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 当即表示:
“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 , 皇天必佑 。 若如此行 , 不敢苦劝 , 你只相陪我住几日了去 。 ”
话中有赞许、有期待、有祝愿 。 在《水浒》中,受招安主张 , 说得最多 , 出力最大者 , 当然是宋江 。
本文插图
那么 , 梁山中又是谁第一个“聆听”宋大哥的招安说教的呢?
也是武松 。 就在武松首次提出招安主张的十数日之后 , 在与武松话别时 , 宋江说道:
“如得朝廷招安 , 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 。 日后但是去边上 , 一刀一枪 , 博得个封妻荫子 , 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 , 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 我自百无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 兄弟 , 你如此英雄 , 决定做的大事业 , 可以记心 。 ”
听了这番话 , 武松是很动感情的 。 给宋江下了四拜 , 两人真不忍泪别 。 可见,此刻宋江与武松在招安问题上是一拍即合、心心相印的 。
宋江的招安主张 , 自然有许多人是不赞成的 。
本文插图
是谁首先站出来 , 针锋相对地公开反对的呢?
这“第一个”还是武松 。
在第七十一回著名的“菊花之会”上 , 宋江作满江红一词 , 公开亮出招安的旗号 , 当乐和唱这首词唱到“望天王降诏 , 早招安”时 , 只见武松叫道:
“今日也要招安 , 明白也要招安去 , 冷了弟兄们的心!”
武松放了这头一炮 , 接着就有李逵发作起来 。
本文插图
作者如此设置武松三个“第一”的情节 , 绝非偶然巧合 , 而是寓有深意的 。 这表明武松在人生道路上横遭波折坎坷 , 已从血与火的斗争中悟出了生活的真谛 , 认识到封建官府的黑暗 , 对封建朝廷不抱什么幻想 , 他实际上否认了宋江先前对他的谆谆告诫 , 意识到招安之后不能达到“封妻荫子”的目的 , 也断然不可能在“青史上留一个好名” 。 因此 , 他对宋江疏远了 , 对招安厌恶了 , 这同他最后拒不受封、情愿出家的选择是相互协调、前后呼应的 。
推荐阅读
- 卡神小组|不推荐信用卡一直分期的三个原因
- 歪史|春秋战国各国都有人才投奔,为何没有投奔周天子?这三个原因
- 桂林晚报微信公号首批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发布:桂林米粉店将分三个等级
- 房地产地产新闻联播 | 中国百城房价涨幅连续三个月扩大
- 汗青正浩|慈禧人生最后几天,留下的三个决定一道口谕,为何被世人斥为糊涂
- 文史茶馆2018|一般纵队有三个师,这个纵队却有四个师,师长都是谁,什么军衔
- 中媒汇|新蔡县月亮湾街道“三个不放松”夯实脱贫攻坚工作
- 推荐首批桂林米粉地方标准发布:桂林米粉店将分三个等级
- 澎湃新闻比特币价格突破10000美元,为三个半月以来首次
- 牛牛说理|疫情创新增纪录,不料还有第三个灾难,印度遭蝗虫回马枪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