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入怀”“清风出袖”的错觉溯源
“明月入怀”“清风出袖”的错觉溯源金新
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 , 它是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扭曲 , 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扭曲的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杭州人对不知天高地厚者的错觉称之为“神洋武道”“神至无至” , 鄙夷之意可见一斑 。就文化人而言 , 错觉者每每是些“半吊子”“三脚猫” , 甚至连“半吊子”“三脚猫”也算不上的自恋人 。 比如 , 你连马克斯·韦特海默何许人都一知半解 , 把个“格式塔心理学”概念皮与个甚么解疑“切口”皮“浆糊”“浆糊” , 一不留意得笔盲教育权贵青睐竟然得了个“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的论文奖;比如 , 你连报社副刊门都不知“开”在何方 , 在校报上咿咿呀呀“学生腔”一阵子 , 一不小心居然“听取蛙声一片”……你一定会飘飘然起来 , 大有“明月入怀”“清风出袖”之清高、清纯、清丽之优越感 , 且以之为座右铭而沾沾自喜而不知自己是个啥东西!著名杂文家朱国良兄写过一篇题为《“哭”为何物?》的杂文 , 记得好像是刊登在《浙江日报》“钱塘江”副刊上的 , 记得其中提到:“中国的文学史 , 含‘哭’量甚高 , 留下了多少精彩绝妙的‘哭’……哭得最多的恐怕当数《红楼梦》第一号女主角林妹妹了 , 花落流泪 , 雁过伤心 , 直哭得香消玉殒 , 竟哭得人去楼空 , 全书120回 , 差不多有一半被她的眼泪沾湿了……扭曲了性格 , 恐怕做人就痛苦了 。 ”其实 , 林黛玉的悲剧正是在于自以为“明月入怀”“清风出袖” , 把个“寄人篱下”的自身还真当“一盘菜”与薛宝钗”争风吃醋起来!大多数人会注意到一个奇特的现象:“地平线附近的月亮比天顶的月亮看上去大 。 ”其实 , 月亮大小无论在何时都是一样的 。 因此 , 这一现象是一种错视 , 即视错觉 , 心理学上称之为“月亮错觉” 。 想来“格式塔心理学”作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 , 创始人马克斯·韦特海默大抵是不会不知道的 , 否则不就成了杭州方言里的“半吊子”“三脚猫”了吗?当然 , 至于借“格式塔心理学”皮毛显摆显摆之人知不知道 , 那便是另外一回事了 , 不说啦 , 不说啦 , 说来伤自尊!当然 , 马克斯·韦特海默一定不会知道“明月入怀”“清风出袖”作为一种意境 , 前者语出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诗之二“朱城九门门九闺 , 愿逐明月入君懐 , ”本谓后宫怨旷 , 而后者本指山中高士隐居 。其实 , 就原意言 , “明月入怀”“清风出袖”两者堪称“拉郎配” 。 试想 , “白头宫女在 , 闲坐说玄宗”之后宫怨旷之际怎么会有“茅椽蓬牖 , 瓦灶绳床 , 晨风夕月 , 阶柳庭花”之宁静之淡泊之高雅?那简直是将下流与上流混为一谈!值得一提的是 , 相对于无意错觉的是有意错觉 。 无意之间的错觉是臭美;有意之间的错觉是唯美 。李白诗歌中的审美错觉几乎都是自我感觉的有意或曰刻意呈现:“《望庐山瀑布》诗每句都表现了错觉意象 。 首句中的‘香炉’并非紫烟升腾的真香炉 , 而是指瀑布从高处飞驰而下、飞溅而起的水花经太阳光折射之后显得绚丽非凡 , 让人不禁产生一座香炉紫烟升腾的错觉 。 诗人随即借助‘挂’字在纠正第一个错觉的同时又再现对庐山瀑布的第二个错觉 。 近看瀑布动感十足 , 远观却容易让人产生静止不动的感觉 。 李白是站在远处‘遥看’ , 自然产生瀑布‘挂’在山前的视错觉 。 诗人从远处移至瀑布脚下 , 翘首仰视 , 只见水带急速跌落 , 响声震耳欲聋 , 恍惚间觉得瀑布应该有三千尺那么高吧 , 对庐山瀑布的长度产生了错觉 。 既然庐山瀑布那么高 , 再加上阳光照射下水花是那么的耀眼夺目 , 作者禁不住怀疑天上的银河从九天的高空落到地球上来了 。 在这首诗里 , 太白极尽想象之能事 , 通过四个奇异的错觉意象将庐山瀑布色彩瑰丽、气势磅礴的壮景悉数托出 。 ”质言之:滥用无意错觉 , 乃俗人者;巧用有意错觉 , 系雅人也 。“‘明月入怀’‘清风出袖’的错觉”实在“是精神失常者的自大吹嘘” , 某名牌高中学者型教师一语中的调侃曾几何时引得马识途捧腹不已 , 不余欺哉!匆匆于2020年5曰6日23时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