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恶意炒作不该没代价 | 沸腾( 二 )


“炒作”不是今天才盛产的现象 。 门户网站时代 , “炒作”是部分二三流明星的专利 , 因为维持“热度”对他们有意义 。
但在“大数据”“算法”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炒作”也相应地裂变、升级了 。 我们可以把这命名为“推送效应” , 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到10000个点击 , 所获得的推送次数也会呈现几何级的增长 。
如今“炒作”的人大大增加 , 除了获得关注更容易外 ,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 就是对每一个普通人来讲 , 流量都是有意义的 , 它可以直接变现 , 也可以让一个素人在短时间成为网红 。 “炒作”由此不再是明星羞答答委托给经纪公司的歪门邪道 , 而成为普通人致富的捷径 。
你的差评 , 都可能成为他们赚钱的垫脚石——在他们眼中 , 口碑有好坏 , 但流量没好坏 。
在炒作量激增的同时 , 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 , 人们对于炒作的容忍度似乎也大大增加了 。
视频平台上的“炒作” , 几乎没有人去核实 。 如果一个人看到报纸或电视上有假新闻 , 会表现得很愤慨 , 但是在短视频平台 , 他不会抱有“这是一个严肃平台”的期望 , 一切都是“秀” , 都是“表演” , 如果你认真去核实 , 反而在旁人眼里有“浪费时间”的嫌疑 。
如今 , 不管是在微博还是在抖音这样的视频平台 , 人们都已经习惯用“话题”“热度”来衡量一件事 , 而对于这件事是否真实却缺少关注 。
“热”的就是好的 , 而不是“真”的才是好的 。 这制造出一种氛围 , 如今似乎鲜有人再使用“炒作”这样的词来攻击对方了 , 这个词已经变得“中性” , 甚至带有几分成功学意义上的“褒义” 。
这确实不是一个好现象 , 对“恶意炒作”的纵容无度 , 只会让这类单纯追求热度的视频“秀”进一步泛滥 。
现在看来 , 收割了流量的租房女生 , 仅仅做出解释过后似乎就能平安无事了 , 而她也能继续享受这波“炒作”带来的粉丝红利 。
会有人效仿吗?
答案是肯定的 。
而有正派价值观的社会 , 显然不该是这样 。 至少 , 恶意炒作不该没代价 。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 张晓雨校对:卢茜
【「骑行」“90后包租婆400多栋楼”:恶意炒作不该没代价 | 沸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