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主读史@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

导读: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在1433年出发后就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 埋葬在古里国 。 郑和的去世不但代表着明朝对远洋的探索 , 更深刻寓意着明朝国防政策的重大转变 。 随着明朝趋于保守的国防政策导致全面收缩 , 南洋、东北乃至草原都先后失去了进取之心 。 如果说量力而行停止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也无可厚非 , 但是失去全局视野在击溃蒙古主力后居然敢对蒙古草原不闻不问长达十年 。 草原上十年时光足够一股新势力的崛起 , 放任蒙古各部存强去弱完成整合终成大患 。 明朝没有及时发现和有效遏制瓦剌的崛起 , 结果直接导致土木堡之战的惨败 。
狼主读史@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
文章图片
洪武万岁朱元璋推翻大元 , 一统华夏兵威赫赫 。 随后通过靖难上台的明成祖朱棣为了证明自己 , 不断的开疆拓土 。 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 , 布国威于四方;东北建立奴儿干都司直接把国境线推到外兴安岭;南部惩罚不安分篡权的交趾政权 , 直接纳入大明版图(由于篡权政权导致原藩国政权绝嗣 , 并非无缘吞并);北面马上皇帝出身的朱棣数次亲征蒙古 , 导致蒙古实力受到重大打击 。
整个大明王朝此时的战略以积极的、外放的 。 这除了和朱元璋和朱棣性格有关外 , 还有就是对于朝局的安排有关 。 如果剔除不足百年的元朝 , 其实明朝的文官系统是向往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情景的 。 所以无论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继位的朱棣重视国防和武将 , 除了开疆拓土的需要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 那就是制衡 , 只有保持文武的平衡才不会出现宋朝那种外战无力的结果 。 很可惜这种平衡在土木堡之变后被打破了 。 以文驭武的情况再次出现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大明亡国都没有得到改变 。
北宋和大明是两个文官地位高过武将的王朝 , 但是从朝代更迭时的表现来看明朝的文人显然没有宋朝文人有风骨 。 我们不敢说明朝文官集团是导致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 , 但是在击溃蒙古主力后放任蒙古各部十年不闻不问绝对有文官的推波助澜 。 无论朱元璋还是朱棣都凭借着赫赫战功 , 让文官俯首帖耳 。 皇权一言九鼎 , 岂能容他人置喙 。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官和武将的制衡 , 只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大明王朝才会毫不懈怠的以积极的态度向前出发 。
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明国防政策的调整
明仁宗朱高炽是虽然不是太平天子 , 但是受文官影响颇深 。 他和父亲朱棣的治国方式截然不同 , 他向往的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 这和文官的诉求不谋而合 。 虽然明宣宗朱瞻基性格酷似祖父朱棣 , 而且经过朱棣的亲自调教应该继续按照成祖朱棣的治国方略 , 但是由于父亲仁宗朱高炽去世的很突然为了顺利继位不得不与文官系统做了妥协 。 PS:朱高炽去世后 , 旁边还有汉王朱高煦虎视眈眈(朱棣曾经暗示百年后由他来继承皇位) 。 朱瞻基为了顺利继位才不得不和文官妥协 , 延续了保守的国防政策 。
狼主读史@为什么16年后就发生土木堡之变?,郑和末次下西洋是1433年
文章图片
俗话说百战出精兵 , 没有战争的锤炼难有真正的精锐 。 况且停止了积极的国防政策 , 大明依然维持了在边境的强势(余威犹在) 。 但是帝王用来制衡文官的武勋集团逐渐失去了话语权 , 文官占了上风 。 虽然出现了他们心目中的仁宣之治 , 但是对于北部国防的彻底忽视一直在孕育一场灾难 。 在这场彻底失败后战斗中 , 大明由盛转衰在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大明版本的安史之乱 。 我们不敢说土木堡之变是文官导致的 , 但是文官极力的推崇保守内敛的国防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非常好 , 既减少了穷兵黩武的可能又利用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 。 但是一定要对周边边境形势有情形的认识和足够的认知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 更何况没有国际法约束的古代 , 疆域的范围就在于拳头的大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