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芨芨草杨修的失败下场,有两点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
本文插图
聪明需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 杨修的失败 , 就是最好的教训
文/芨芨草
近来无事 , 竟然看完了整部老版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 以前也断断续续看过几集 , 对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只停留在那几个主角身上 。 这次一集不落地看下来 , 才知道其中的人才原来这样多!
经典不愧是经典!除了感叹作者的写作功夫之外 , 对于老艺术家们的表演也是深为赞叹 。 不过 , 这次看剧 , 却让我发现了一些我原来没有注意的人物 , 他们的性格特点 , 他们的聪明才智 , 他们的成功与失败 , 第一次清晰地印入我的脑海 。
在曹操的身边 , 有一位谋士叫杨修 。 他出生名臣之家 , 才学聪明 , 是深得曹操喜欢和欣赏的 。 那么 , 为什么杨修最后会死于曹操之手呢?虽然说 , 曹操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 但我觉得 , 杨修之死 , 其实是死在自己手里的 。
杨修的人生 , 以失败下场为终结 。 我总结了一下 , 至少有二点 , 是杨修为自己的下场所埋下的伏笔 。
本文插图
【荒原芨芨草杨修的失败下场,有两点是我们需要引以为戒的】
一 , “不务正业” , 把聪明用在揣摩曹操心思之上
杨修是个聪明人 。 聪明到什么程度呢?曹操曾经有过这样的总结:“我才不及卿 , 乃觉三十里” 。 能让曹操如此赞赏的人 , 怎么会是个平庸之辈呢?由此也可见 , 曹操对于杨修 , 最初是很欣赏的 , 这才让他留在身边当了主簿 。
曹操身边不缺谋士 , 而且曹操也不是忌贤的人 , 不然 , 他也不会四处拢罗有才之士来帮忙自己成就大业 。
杨修来到曹操身边之后 , 也确实为曹操出过一些主意 , 并且得到曹操的采纳 。 但杨修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 , 因为 , 他是一个自傲的人 。 那么 , 怎么样更能引起曹操的注意?那就是去揣摩曹操的心思 , 然后说出来 , 让曹操知道 , 自己的聪明已不是一般的级别了 。
本文插图
所以 , 剧中用了六个故事 , 来表现杨修猜度曹操心思的准确性 。 比如 , 塞北送来一盒食品 , 曹操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 。 杨修走进来一看 , 也不问曹操 , 就自作主张取了匙子分给众人吃 。
曹操问杨修为什么这样做?杨修回答说:“一合酥 , 不就是一人一口么?我怎么敢违了丞相之意呢?”
曹操笑了 , 表现同意杨杨修的见解 , 但内心却对他有所顾忌 。 因为 , 一个太过聪明的手下 , 终究是领导的威胁 。
还有一个例子 , 曹操命人造了一个园子 。 完工之后 , 曹操去观看 , 却没有说好与不好 , 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 过了几天 , 下人再请曹操去园子观看 , 曹操发现门改小了 , 很是满意 , 就问是谁知道我的心意呢?下人告诉他 , 是杨修说的 , 因为门上有活 , 就是一个“阔”字 , 说丞相是嫌弃门太宽了 。 曹操点头而笑 , 但内心更加重对杨修的不满 。
其实 , 曹操不是忌才之人 。 当初阿琳用一篇文章把曹操几代祖宗都骂了 , 曹操也不加罪于陈琳 , 反而委以重任 。 所以可见曹操不是忌才 , 而是对于杨修一再猜度自己的心意而不满 。
本文插图
二 , 太“懂”而招祸 , 自以为是害了自己
如果杨修与曹操不是主仆的关系 , 如果杨修不是屡次把自己对曹操的“懂”显露出来 , 那么他也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
朋友之间的“懂” , 是一种难得的情谊 。 一个人 , 如果能让另一个人懂自己 , 他是会心怀感恩的 。 但曹操是什么人?他是一代枭雄 , 他的野心 , 是要一统天下 。 但反过来 , 曹操也知道自己的心思属于言不正名不顺 。 所以 , 在这种情况下 , 让杨修准确的猜中自己的心思 , 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
推荐阅读
- 秋歌文化|爱情的荒原和诗歌的后花园
- 芨芨草01|原创 人如果没有一颗敬畏的心,即使爬得再高,也会以失败告终
- 「曹操」杨修之死一点都不冤
- 荒原芨芨草保持自己的特色,做到别人无可代替
- 哥特:罗马帝国:荒原之狼
- 芨芨草01关掉灯,有时在黑暗中更能看清远处的路
- 「杨修」曹操与杨修的差距,至少有三十里
- 芨芨草01不要羡慕别人,因为你所看到的,都是表象
- 芨芨草01人生二个秘诀,却只是短短的6个字
- 芨芨草01有人说: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