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兵器装备@建炎三年宋、金交战的战役组织分析,经年尘土满征衣( 二 )


但相对进攻而言 , 金兵的撤退工作则组织得很不好 。 他们最先选择从镇江而不是建康方向撤退 , 我们认为从战略上来看是很正确的 。 作为一支机动性较强的军队 , 其后勤供应势必依靠就地征发或沿路抢掠 , 才能维持比较高的机动能力 。 一旦军队停止运动 , 必将在短时间内失去补给来源 , 逐步陷入衰弱 。 在撤退的路径上选择原路返回是非常不适宜的 , 因为来路早已残破不堪 , 无法给大队人马提供必要的后勤补给 。 顺运河向镇江方向撤退 , 在后勤运输上相对有利 。
同时 , 宋军的各支部队都位于他们的背后 , 如果沿着原路撤退 , 那么这些宋军部队一旦得到有效的组织 , 就很容易以比金军更快的速度提前控制必要的道路 , 迟滞他们撤退的进程 。
但是 , 金军的指挥官并没有掌握对行军道路沿线进行有规划的就地征发的后勤技巧 , 这给他们的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例如 , 在进军或进攻时 , 如果预先规定只对交通线一边的地区(左边或者右边都可以 , 但原则上只允许征发其中一边)进行征发来保障军队的补给 , 那么一旦遭遇不利 , 在没有其他的交通线可以撤退的情况下 , 至少他们还能利用发起进攻的交通线来撤退 。 因为这条道路还有一半的区域没有被征发过 , 是一个潜在后勤补给比较丰富的地区 。 但在历史上 , 由于金军在进军过程中沿路抄掠 , 这种有组织的后勤征伐基本无法开展 。 这给他们的撤退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 尤其是他们在镇江渡江不成功 , 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已经被抢掠过的建康 。 他们在沿途因为后勤断绝而遭遇的损失 , 其实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来看 , 金军的进攻组织得很好 , 而撤退则组织得很差 。 由于金军缺乏远征的经验 , 他们要保证撤退的顺畅 , 必然要重新选择一条路线 , 进入一个新的地区 , 通过抢掠来获得补给 , 从而保障军队的运动能力 , 同时避开宋军残余部队的骚扰 。 只要他们的队伍还能保持运动 , 那么他们是不会那么容易被宋军捕捉到自己的意图和行动方向的 , 因为他们的行动具有无限的可能 。
宋军后期的胜利 , 其实绝大部分依赖于张俊名义上的部下岳飞和不受其管制的韩世忠等人 。 他们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劣势 , 积极而坚决地与敌人展开各种形式的军事斗争 , 在不同层次上沉重打击了敌人 。
韩世忠利用水军较强的优势 , 在长江上堵截满载辎重财物而显得臃肿不堪的金军行伍 , 切断了金军的交通线 , 迫使金军不得不停留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地区而无法获得后勤补给 。 岳飞则利用部队较小的优势 , 充分发挥机动灵活的战术运动 , 先后在清水亭、牛头山、新城等不同地区捕捉到金军的兵力薄弱点进行痛击 , 随后又主动撤离进行下一次战术部署 , 继续捕捉机会 。
韩世忠与岳飞 , 一个在水上一个在陆地 , 虽然两者并没有得到更高一级的指挥协调 , 但两者的作战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前堵后塞断绝敌人通道的口袋 。 如果能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支援 , 并对他们的行动进行协调 , 那么我们认为当时是有条件并存在对金军造成更大打击的可能的 。
【环球兵器装备@建炎三年宋、金交战的战役组织分析,经年尘土满征衣】本文摘自《中国唐宋时期的战争》
环球兵器装备@建炎三年宋、金交战的战役组织分析,经年尘土满征衣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