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南海Ⅰ号”——水下考古的耐心与回报( 四 )
崔勇:
“南海Ⅰ号”在学术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 很多瓷器、陶器底部都写有墨书 , 有文字标注 。 于是我可以精确到船是哪一年沉的 。 这一船18万件器物 , 都是包含同一个时代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 在考古学上它具有标型器的作用 。 以后在别的地方发现其他瓷器不好断代的时候 , 就可以和“南海Ⅰ号”进行比对 , 那样可以把年代卡得很准 。
同时 , 我们的发掘方法、保护方法 , 后期田野考古的精细发掘 , 都对整个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
2007年至2013年 , 为了等待最佳发掘方案 , “南海Ⅰ号”在模拟的海况中又封存了6年 。 2009年首次试掘 , 目的是评判打捞水平 。 结果发现船正正地放在了沉箱的中间 , 沉箱甚至都没有挨到船边 。 随后在2011年进行的第二次试掘却发现了难题:水晶宫的体量非常大 , 带水发掘时 , 水的过滤量将非常大 , 这就造成难以确保提供所需的能见度 。 于是人们又放缓了步伐 , 开始比对更多的方法 。 除了传统的水下发掘 , 人们还试验了“滩涂”方案和把水放到发掘需要的深度、露出空气的部分喷淋保水的“保水”方案 。
考古队员在“南海Ⅰ号”上表现出的严谨 , 真的值得在考古发现成果之外 , 再获得一次“耐心奖” 。
耐心的回报
●2019年国家文物局宣布 , “南海Ⅰ号”发掘文物已经达到了18万件 。
2019年6月 , 考古队员清完船货 , 见到了“南海Ⅰ号”的船底 。
崔勇:
把船货清理完了 , 意味着“南海Ⅰ号”又到了一个节点 。 2011年试掘 , 我们从平面上证明了打捞成功;到了2019年 , 我们看到船底也没有在施工中受到破坏 , 这从立体立面上也证实了成功 。
这个时候的心情 , 真是欣慰呀 。
此间的清理 , 用田野考古的发掘方式见证了沉船沉没下压到海水激荡冲击扰乱、海生物侵蚀、淤泥掩埋 , 再到意外发现、水下调查、发掘到最后打捞的整个过程 , 同时也为水下沉船考古甚至陆地田野考古发掘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对比借鉴和经验 。
那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
崔勇:
按照水下考古通常的方式 , “南海Ⅰ号”进入考古后期的保护阶段 。 这个周期会很长 , 整个保护过程和对观众的展示可以同时进行 。 在成熟的方案下 , 我不担心以后的保护会出大问题 , 也不担心展示会出大问题 。
“南海Ⅰ号”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的水下考古项目了 。
……
“南海Ⅰ号”的发现、调查、搁置、制订方案、打捞和科考发掘过程 , 发生在一个向上、进取、百舸争流的社会发展时期;同时 , 那又是一个信息进入碎片化流行的时代 。 人们谋求快速进步时 , 觊觎捷径 , 更容易抛弃坚守和坚持 。 “南海Ⅰ号”一代代人的共识、接棒 , 社会各种资源的合力 , 这时就凸显出可贵 。 积累和创造的过程非常漫长 , 创造者和他们所做的一切 , 也时常被世人忽略 。 但后人甚至今后的世界却不会忘却 , 或者绕不过去 。
耐心成就了这一切 。
延伸阅读
为啥叫“南海Ⅰ号”
根据考古原则 , 一个遗址在发现后命名时 , 要包含地域和地名 。 “南海Ⅰ号”位于南海 , 也是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第一条沉船 。 当时俞伟超先生特意将其命名为“南海Ⅰ号” 。
其实也曾有个“南海Ⅱ号”
2007年 , 在“南海Ⅰ号”进行整体打捞同时 , 在广东汕头的南澳岛也发现了一条新沉船 。 受到“南海Ⅰ号”名气的带动 , 当时就开始叫出了“南海Ⅱ号” 。 后来经过讨论 , 觉得“南海Ⅰ号”这种命名方法 , 也就适合具体使用在这条南宋沉船上 。 新命名时应更加细化 , 标示出具体地名 。 所以“南海Ⅱ号”更改为“南澳Ⅰ号” 。
(责编:杜佳妮、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