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杨业的雁门关:杨家将身影随处见 遗迹却难寻

一、杨业的雁门关
我现在都能清晰地回忆起 , 年幼时在脑海中演绎杨令公兵败陈家谷的悲愤心情 。 忘了从连环画还是电视剧中了解到奸臣潘美谋害忠臣杨业的故事 , 只记得自己迷恋过一套尺寸特别狭长的洋片中杨令公铠胄白须、横刀立马的形象 。 后来知识渐长 , 以为洋片、连环画中学得的历史全是虚妄的小说家言 , 明白皇皇巨著不见得比小说家言更加靠谱的道理 , 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
考证杨家将史实的研究不计其数 , 最有参考价值的可能是李裕民教授的论著 。 李教授认为 , 杨业为麟州新秦(今陕西神木县)人 , 最有可能出生于934年 。 他的父亲杨信是麟州的豪强地主 , 后汉时投靠皇弟刘崇 。 杨业原名杨重贵 , 14岁时父亲将他送给刘崇的次子刘承钧为养子 , 改名刘继业 , 刘崇任命杨信为麟州刺史 。 后周取代后汉 , 杨信以麟州刺史投靠后周 , 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 , 杨业(刘继业)成为北汉大将 , 父子互为敌国 。 杨信死后 , 接任麟州刺史的次子杨重训也转投北汉 。 北汉灭亡以前杨业的主要对手是后周与宋朝 , “杨无敌”的名号在对宋战争中形成 , 抗辽则是他降宋之后的事情 。 传说中杨业的妻子佘太君 , 原型出自党项族折氏家族 , 折氏倒是与西夏、契丹结为死敌 , 坚定地站在后周、宋朝一边 。
『杨业』杨业的雁门关:杨家将身影随处见 遗迹却难寻
文章图片

雁门关杨业像
北汉灭亡、杨业降宋后 , 宋太宗本想一鼓作气收复幽云 , 若不是高粱河之败 , 恐怕也就没有杨业的用武之地 。 结果宋太宗狼狈而逃 , 契丹从河北、河东两线反扑 , 镇守太原的潘美难支河东局面 , 宋太宗这才起用“老于边事洞悉敌情”的杨业 。 短短月余时间 , 杨业在抗辽边境修筑了一系列军寨 , 包括大石寨(繁峙县)、茹越寨(繁峙县)、胡谷寨(代县)、西陉寨(代县)、崞寨(原平县崞阳镇)、阳武寨(代县) , 此后又在代州修筑了楼板寨、土墱寨、石砆寨与雁门寨 。
这些军寨中 , 西陉寨与雁门寨就是西陉关与东陉关 , 两者共同构成了宋代的雁门关 。 而杨业抗辽的两次主要战役 , 一次是出西陉关大显神威 , 别一次则是受监军王侁及主帅潘美的设计 , 出东陉关攻寰州不成而兵败陈家谷 。
『杨业』杨业的雁门关:杨家将身影随处见 遗迹却难寻
文章图片

雁门关之战形势图
二、陈家谷在哪里?
山西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与吕梁山 , 中间夹着数个盆地 。 离开太原盆地北上 , 先有五台山与云中山之间的忻定盆地 , 再越过雁门关 , 就是恒山(雁门山)与洪涛山之间的大同盆地 。 后晋割让给契丹的幽云十六州 , 其中河东(山西)四州 , 即云州(大同)、应州(应县)、寰州(今朔州马邑村)、朔州 , 都在大同盆地 。 雁门关在宋代的重要性 , 退则抵御辽国来犯 , 进则出兵收复河东四州 。
我们的寻宋之旅 , 先在太原盆地参观晋祠 , 经定襄县上五台山 , 在忻定盆地寻找繁峙县岩山寺宋代壁画 , 然后北出雁门关 , 经新、旧广武城进入应县、朔州 , 再折返回太原 。 如果穿越到宋代 , 北出雁门关便已进入辽国地界 , 所谓的应县木塔(佛宫寺释迦塔)就是辽国的文物 。
按说在这样的寻宋行程中 , 首要任务是重返杨业的抗辽战场 , 但我们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 毕竟寻宋是一次文化旅游 , 并非学术考察 。 我们游览过众多无人问津、破败荒芜的遗迹、景点或纪念馆 , 但了无痕迹的历史现场并不在我们寻访的范围之内 。
晋北之行随处可见杨家将的身影 , 真正意义上的杨业遗迹却难以寻觅 。 今天的雁门关景区就在宋代东陉关的位置 , 关楼雄险壮观 , 当得起天下第一关的称号 。 进入景区的公路上竖立着杨业、佘太君等杨家将群像 , 景区内也有奉祀杨业的忠武堂以及潘美的武惠堂、张齐贤的文定堂(张齐贤继杨业之后出任代州刺史) , 但景区内关楼建筑均为明代重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