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发布量子加密手机 , 浓眉大眼的三星也开始技术碰瓷了?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遇事不决 , 量子力学” , 已经是一个网络常用的吐槽梗了 。所以当量子与手机、隐私、三星等词汇联系到一起的时候 , 就有种学霸突然做起了传销的违和感 。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最近有不少媒体传出 , 三星将在5月推出全球首款量子加密智能手机“GALAXY Quantum” 。我们都知道 , 量子计算是一个伟大的概念 , 无论是影视作品中的时空穿越 , 还是现实中的“量子霸权” , 实现难度、巨大成本都决定了它十分“高冷” , 距离大众生活也比较遥远 。 甚至如果有打着“量子”旗号的民用 , 直接判定为骗子 , 大概率都不会误伤 。 现在三星要将量子力学发放到人手一部的手机上?是三星背着全行业偷偷补了课 , 还是事情本身别有玄机呢?量子加密 , 可能三星和你想的不一样从三星对外公布的细节来看 , 所谓的量子加密手机 , 实现方式就是在三星Galaxy A71 5G手机上 , 搭载由本地运营商 SK电讯开发的量子随机数生成芯片(QRNG) 。这也并不是什么新技术 。 早在2017年 , 韩国SK电讯就对外推出了这款芯片 , 即采用量子密钥分配(QKD)技术的新型光纤中继器 。 这款芯片可以通过测量光量子态得到的随机数来加密信息 。 因为具有随机性 , 也就基本上阻断了被黑客破译密码的可能 。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但QRNG 的工作机制并不是按照量子力学原理 , 基于非常高的计算速度来生成完全不可预知的随机序列 , 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密码系统安全的破解难度 。而所谓的量子随机数生成器 QRNG, 其实就是 RNG 的一种 。 也就是依靠计算机模拟 , 基于算法生成伪随机数 , 或是从经典物理噪声(如热噪声 , 电噪声等)中提取随机数 。 然后利用随机数生成 , 来加密互联网上传输的数据 。RNG的风险就是 , 由于随机数是根据算法生成的 , 所以一旦黑客找到了所使用的算法 , 就很有可能让用户隐私暴露在危险之下 。三星的量子加密手机解决方案 , 就是利用CMOS 图像传感器捕获的光源散粒噪声产生随机序列 , 说白了还是经典RNG的思路 。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当然 , QRNG芯片能够在智能手机上搭载 , 也算是不小的进步 。 因为早在2017年 , QRNG芯片的体积 , 相对智能手机而言也都比较大 , 并且价格也在数百到数千美元 。 比如SKT量子技术实验室此前推出的超小型 QRNG 芯片 , 也有5*5厘米 , 更适合应用在军事、IoT等设备上 。所以 , 说三星这款手机的“量子”是假的 , 不太准确 , 因为SK电讯确实拥有量子加密技术;但要说是真“量子” , 显然跟大众对于量子计算的期待还相去甚远 。走下神坛之后 , 量子手机还有多远?尽管三星打了一个非常容易被戳破的擦边球 , 但还是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好奇 。 量子手机 , 距离普罗大众到底还有多远?量子计算的能力不必多说了 , 去年谷歌宣布的“量子霸权” , 就让量子系统用约200秒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要花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 。 这让很多人开始担心 , 量子时代的到来会不会冲垮现在数字网络的所有密码体系 。不过每一道乌云都镶有银边 , 量子计算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绝对安全的保密通讯方式——量子加密通信 , 以保证量子计算机时代 , 密码依然能够被安全地保存 。某种程度上 , 量子加密(以及延伸的量子通讯) , 可以说是量子计算本身最接地气的应用了 。平易近人到什么程度呢?在最近的“新基建”战略方案中 , 量子通信工程已经不被奉为神祗了 。 因为利用量子技术传递密钥(信息本身仍通过光纤来传送)的量子加密通信 , 已经有不少成熟的技术方案 , 并且产业链日益状态 , 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试建网络了 。发布量子加密手机,浓眉大眼的三星开始技术碰瓷了
比如“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 , 就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 “京沪干线”城际量子通信网络 , 也已经建成 , 全程2000多公里 。 而早在2012年 , 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正式建成 。 这样城域、城际、地空覆盖的量子通信网络 , 其实早在大众不经意间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中 。那么 , 阻碍“真·量子加密通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芯片 。 尽管量子通信走下了神坛 , 但真正的量子芯片(而非QRNG)依然是高岭之花 。 去年谷歌、微软就为此打出了“狗脑袋” 。 你方唱罢我登场 , 互相争夺“量子霸权” , 抢发更高量子比特的计算芯片 。而这种集成了大量量子逻辑单元的芯片 , 由于能力强大 , 甚至突破传统计算机的算力极限 。 所以一方面能力不够泛化 , 往往只能做几种特定运算 , 并不符合人们对移动智能千变万化的应用诉求 。 这样的量子芯片 , 自然也距离个人消费电子很遥远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