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思片刻#系统建模理论与思路

序言
上一篇对模型下了个定义“模型是对某种实在现象的简化表示” , 目的是“帮助我们简化对事物的认知 , 从而更好地研究事物” , 回答了what和why的问题 , 本文试着回答how的问题 。
人类基本思维方式
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语言学家—艾弗拉姆·诺姆·乔姆斯基 , 乔姆斯基是美国哲学家 , 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的荣誉退休教授 , 乔姆斯基认为语法主要包括基础和转换两个部分 , 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 , 深层结构通过转换得到表层结构 , 语义部分属于深层结构 , 它为深层结构作出语义解释 。 比如下面3个句子:“他吃了这个苹果” , “他把这个苹果吃了” , “这个苹果他吃了” , 这3个句子虽然表面不同 , 但彼此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 , 换句话说 , 虽然他们的表象是不同的 , 但是内在规律是相同的 。 而这种内在的规律就是老乔提出的语言的深层结构 , 这种深层结构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名词 , 充当执行动作所用的工具;第二部分是动词 , 用来描述该动作;第三部分是另一个名词 , 用来代表动作的对象 。 如果说以上三部分是所有语言的基本模型的话 , 那么其对应的“工具-过程-操作数”就是所有系统具备的基本模型 , 这是由人类思维方式决定的 。
他吃了这个苹果
我们再来对“他吃了这个苹果”这件事情进行理解 , 这件事情的核心意义在于“吃苹果” , 其中“他”是充当执行动作所用的工具 , 吃了这个苹果本身涉及到“吃”的过程和“苹果”这个操作数 , “吃苹果”是“他”的功能 , 当然“他”的功能不完全是吃苹果 , “他”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 比如“打游戏” , 所以这里涉及一个上下文的概念 , 在“他吃了这个苹果”这个上下文中 , “他”的功能就是“吃苹果” 。 总结一下 , “他吃了这个苹果”这件事情的核心意义在于“吃苹果” , “吃苹果”包括吃的“过程”和被吃的“操作数”组成 , 而“他”是“吃苹果”这个价值的生产工具 , 假如类比为系统的话 , “他”可以类比为系统的形式 , “吃苹果”可以类比为系统的功能 。
价值是存在的意义
我们讨论价值是讨论存在的意义的问题 ,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价值 , 那我们也没有必要
活动产生价值
在找到系统存在和核心价值之后 , 围绕着核心价值 , 可将其拆分为多个活动(也可以不拆解 , 取决于价值产生过程的复杂性) , 价值是通过活动所产生的 , 而每个活动又由操作数和过程组成 , 这就形成了下图这样的逻辑模型:
#晨思片刻#系统建模理论与思路
文章图片
价值分解
功能到形式的映射
在有了逻辑模型之后 , 我们需要去描述这样的模型 , 因此要引入一些概念 , 概念是我们对产品或系统所形成的图景、理念、想法或意象的描述 , 它把功能映射为形式 , 以下图为例 , 我们引入“房子”这个概念 , “房子”是下图这个“物”所具备的形式 , 其功能是“居住” 。
#晨思片刻#系统建模理论与思路
文章图片
房子模型
总结
到此 , 抽象层面的系统建模理论和思路已经描述完毕 , 总结一下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捕捉系统价值 , 也就是why , 这是关于系统存在的意义的问题;
2)对价值进行分解 , 分解为一个个活动 , 活动映射到子系统上;
3)活动描述的是功能 , 但是我们不能直接描述其为XX的功能 , 因此需要引入概念来描述 , 将功能映射为形式 , 简化对系统的理解;
以上大概是建模的过程 , 虽然过程较粗还缺少很多关键的细节 , 但不影响其理念的作用 , 大到企业架构 , 小到功能模块 , 我认为这个思路都很有用 , 希望以上总结对老铁们有所启发 。
参考文献
【#晨思片刻#系统建模理论与思路】《系统架构-复杂系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爱德华·克劳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