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说■韩桓惠王因帮忙修郑国渠成千古笑谈,两千年后,他的秘密因南水北调重见天日,原创

导读:
如果你熟悉战国历史 , 大概会知道郑国渠的故事 , 但如果你不熟悉 , 也没关系 , 因为后续我也会提到 。 不过 , 今天我主要谈的 , 不是秦国如何通修建郑国渠获得良田无数 , 得以提升国力 , 最终统一天下;也不是要讲韩国水工郑国如何在那个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年代通过智慧 , 建成了关中数一数二的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 。
我主要想讲的话题 , 是韩桓惠王 , 此人又叫做韩桓王或者韩惠王 。 这位在中国水利史上留下笔墨的历史人物 , 他与水利工程 , 有着横跨20多个世纪(2000多年)的羁绊 。
历史朝代说■韩桓惠王因帮忙修郑国渠成千古笑谈,两千年后,他的秘密因南水北调重见天日,原创
文章图片
韩桓惠王名为韩然 , 是韩厘王的儿子 , 约公元前272年-公元前239年在位 。
公元前246年的时候 , 长平之战已经结束多年 , 能够对抗秦国的赵国国力依然没有恢复 , 秦国对关东诸国虎视眈眈 。
公元前249年 , 秦庄襄王元年 , 秦灭东周国(注:东周国是从本已是弹丸之地的东周又分裂出来的的两个“巴掌”小国之一 , 另一“巴掌”小国为西周国 。 而周天子因故不得不依附于西周国 , 但西周国早在公元前256年就为秦所灭) , 周王朝彻底灭亡 。 这一年 , 距离嬴政坐上秦王的位置还差三年 , 尽管国内政治斗争激烈 , 不过老秦人也没忘记要割下邻居(韩国)的“几块肉”作为庆祝 。 因此 , 成皋和巩(注①:另一说为荥阳)这两座城就被他们收入囊中 。
历史朝代说■韩桓惠王因帮忙修郑国渠成千古笑谈,两千年后,他的秘密因南水北调重见天日,原创
文章图片
韩国在见连周王室都被秦灭亡后 , 接着自己又被秦攻占两块地盘 , 韩王内心自然是压力山大 , 加上秦国本就意图东出函谷吞并天下 , 奉行“远交近攻”的战略 , 而东出函谷关外 , 最近的就是韩国 , 秦国要想东入中原 , 首先打的就是它 。
面对秦国威胁 , 这时候 , 韩国深谙法家学说、讲究法术势的韩国君臣们 , 他们就想到了一个通过术来改变势的计谋 。 那就是派出一个善于兴修水利的人去游说秦国新建一项水利工程(即后来的郑国渠) 。 韩国原本的目的是:希望秦国能够把人力物力大量投入到修建大工程的“泥潭”上来 , 这样 , 至少能给韩国喘息的机会 , 顺便消耗秦国国力 , 这就是所谓的疲秦之策(注②:疲秦之策) 。
历史朝代说■韩桓惠王因帮忙修郑国渠成千古笑谈,两千年后,他的秘密因南水北调重见天日,原创
文章图片
韩桓惠王最终采纳了这个计谋 , 于是派出郑国这位著名的水利专家去完成任务 。 秦国君臣经过多方考虑后 , 同意了郑国的建议 , 开始修三百多里的水利大工程 , 此工程则后来被秦人以主修人之名命名 , 称“郑国渠” 。
可惜 , 韩国此举成了帮倒忙的活 。 最终的结果是:这个拙劣的计策 , 最后倒霉的是韩国 。 郑国渠的修建 , 给秦国带来的 , 不是消耗实力 , 而是沃野千里和兵精粮足 , 让秦国多了一个大粮仓 , 如此结果 , 更是加速了韩国首先被灭掉的命运 。
历史朝代说■韩桓惠王因帮忙修郑国渠成千古笑谈,两千年后,他的秘密因南水北调重见天日,原创
文章图片
而韩桓惠王本人呢?纵观韩桓惠王的一生 , 尽管他对韩国进行了一些积极方面的改革 , 他推行申不害主张的“术” , 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重商 , 使得韩国成为战国著名的商业中心;在农业上 , 铁器也得到大量的应用 。 但历史上 , 人们记住他更多的 , 还是他帮秦国修郑国渠这件事儿!
古往今来 , 只要评价拙劣的谋略、昏庸无能目光短浅的统治者 , 总会把他(韩桓惠王)拉出来批判一番 。 郑国渠成为历史著名工程的同时 , 也成了韩桓惠王的耻辱柱 。 而各种关于古代水利的历史资料 , 韩桓惠王这个人 , 那也是绕不开的常客 。 可以说 , 韩桓惠王成为衬托秦国君臣英明的配角 。 就算史料中描写他的篇幅远不及去修渠的郑国 , 但只要一说修郑国渠这事 , 总会带上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