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南极武大女教师:希望成为大家关注南极科考的桥梁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赵羲乘雪鹰601执行任务
“说实话 , 我今年回来的时候感觉恍如隔世 , 像是从外太空穿越过来的 , 所有人都戴着口罩 , 街上很多店铺都还没有开门 , 我们11月份出发时候还是非常热闹繁华的 。”
结束了158天的南极考察任务后 , 赵羲回到熟悉的国内 , 虽然在南极也时刻关注着疫情的情况 , 自己也做了思想准备 , 但眼前的一切还是让她感觉不太适应 。
当看到来接她回武汉的同事们 , 赵羲的心又暖了起来 。她向澎湃新闻采访人员坦言 , “看到他们我非常开心 , 很想念 , 我们忍不住想要互相拥抱 , 然后也聊了很多 , 同事们约我回去讲讲南极故事 , 感觉回归真实的人类社会真好 , 这段时间大家也都很需要这种面对面的交流” 。
赵羲 , 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队员 。今年初 , 受国际疫情形势影响 , 她和队友们回国时间被推迟2个多月 , 原定的转机澳洲也更改为海上“绕路”回家 。3月11日 , 他们接连乘坐两艘雪龙号 , 在海上漂泊42天后终于回国 , 这段坎坷的归国之路被网友们直呼“硬核” 。
面对关注 , 赵羲直言 , “我只是一个第一次到南极的新兵 , 恰好回国遇到了疫情 , 幸运的被国家全力保障接回家 。其实南极科考非常辛苦 , 我们有非常多优秀的科学家 , 他们毕生都在致力于南极科考研究 。希望通过我 , 可以让大家对南极科考感兴趣 , 更多的去关注全球变暖、环保、人与自然等科学领域 。如果我真的能起到桥梁作用 , 那所有的一切都值了 。”
出生起就结下 “南极缘”
1984年 , 我国首支南大洋、南极洲考察队于当年11月20日从上海出发 。武汉大学鄂栋臣教授和其他科考队员们穿越南北半球 , 航程二万六千多海里 , 最终登陆南极洲南部的乔治岛 ,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
巧的是 , 1984年也是赵羲出生的年份 。
而此后 , 被誉为“极地测绘之父”的鄂栋臣曾受邀前往赵羲所在的中学湖北龙泉中学做南极科考分享 。“鄂教授激情洋溢的演讲深深的打动了我 , 我高考填报学校和志愿都深受这次分享的影响 , 报考了武汉大学 。”赵羲说 。
大学后 , 赵羲与南极就彻底结下了不解之缘 , 梦想的种子也在优秀前辈的指引下逐渐发芽 。
本科时 , 赵羲跟随旁小平教授(现任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 , 参与制作我国第一幅南极全图大挂图 。
2005年 , 武汉大学科考队员张胜凯第一个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 我国也成为国际上首个从地面进入该点展开科学考察活动的国家 。当年科考队员们凯旋 , 大四的赵羲作为学生代表在武汉火车站送花欢迎 。
硕士期间 , 师从旁小平教授的赵羲 , 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第一本南北极地图的制作 。
在这之后 , 赵羲的学业和工作也都一直围绕南极测绘方面 , 但真正去南极 , 去年还是第一次 。
【:“滞留”南极武大女教师:希望成为大家关注南极科考的桥梁】“从来没觉得氧气这么甜”
从老前辈鄂栋臣教授算起 , 武汉大学师生已经连续36年参与我国历次南极科考任务 。赵羲所在的武大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有20多名老师 , 他们全部都有极地科考经验 。
“我们有老师最多甚至去过十几次 , 和他们比起来我就是一只小菜鸟 , 最早时候科考环境条件都很恶劣 , 做饭取水都要自己解决 , 但现在改善了很多 , 我们有厨师照料生活 , 有庞大的车队 , 还有固定翼飞机 , 通讯情况也比当年强多了 。”赵羲坦言 。
赵羲介绍 , 她平时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冰雪环境遥感、极地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 。这次科考中 , 承担的主要是固定翼飞机队的航空调查任务 , 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地面负责数据分析 。
推荐阅读
- 国际社会乌兹别克斯坦将组织包机从俄罗斯等国撤回滞留公民
- 无限未知|皇帝并非天命所归:看汉武大帝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 传播武大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蓝柯: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安全距离仍有必要
- 贡山县云南贡山暴雨致2人死亡6人失踪 滞留游客陆续返程
- 失踪云南贡山暴雨致2人死亡6人失踪?滞留游客陆续返程
- 云南贡山暴雨致2人死亡6人失踪 滞留游客陆续返程
- 云南贡山暴雨致2人死亡6人失踪云南贡山暴雨致2人死亡6人失踪 滞留游客陆续返程
- 锥桶拦断高速路段,10多辆车滞留!“真凶”竟是两熊孩子!
- 七号说三国|历史上的武大郎、潘金莲、武松,和水浒中的他们形象差距有多大
- 大众报业·海报新闻抢南极磷虾油技术制高点,逢时公司开建科技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