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读书923:屈原为何失去出现于《资治通鉴》的机会

屈原为何失去出现于《资治通鉴》的机会
历来关于《资治通鉴》为何不载屈原的意见 , 不外乎两种:或讥司马光疏漏 , 或强调《资治通鉴》有不录文人的原则 。
1.1
第一次
家常读书923:屈原为何失去出现于《资治通鉴》的机会
文章图片
《资治通鉴》中 , 屈原有机会出现的地方有两处 , 都在第三卷 。 一是周赧王四年:“秦惠王使人告楚怀王 , 请以武关之外易黔中地 。 楚王曰:‘不愿易地 , 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 。 ’”此后有张仪再度入楚事 。 《通鉴》这段叙事以“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 , 乃许之”终结 , 即又听从了张仪的游说之辞 。 主要文字是根据《史记·张仪列传》改写的 。 《史记·张仪列传》在“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 , 欲许之”这句之后 , 尚有以下文字:“屈原曰:‘前大王见欺于张仪 。 张仪至 , 臣以为大王烹之 。 今纵弗忍杀之 , 又听其邪说 , 不可 。 ’怀王曰:‘许仪而得黔中 , 美利也 。 后而倍之 , 不可 。 ’故卒许张仪与秦亲 。 ”
但同样是屈原劝楚怀王杀张仪 , 《史记》的记载是自相矛盾的 , 在《楚世家》和《屈原列传》里有不同的说法 。 《史记·楚世家》:“张仪已去 , 屈原使从齐来 , 谏王曰:‘何不诛张仪?’怀王悔 , 使人追仪 , 弗及 。 ”《史记·屈原列传》:“是时屈平既疏 , 不复在位 。 使于齐 , 顾反 , 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 , 追张仪不及 。 ”对比《张仪列传》 , 《楚世家》《屈原列传》所讲述的内容差异之处有二:一是增加了屈原使齐而返的细节;二是怀王后悔 , 只是张仪已去 , 追之不及 。 尤其是第二点 , 明显与《张仪列传》中怀王坚持采纳张仪之说相悖 。 这个情节被《资治通鉴》删去 , 很有可能是《史记》自相矛盾的缘故 , 且删去之后并不影响之后的故事进展 。 故事最终是按照张仪设计的套路走的 , 司马光采用了《张仪列传》作为史源 , 于是屈原失去了第一次出场机会 。
1.2
第二次
家常读书923:屈原为何失去出现于《资治通鉴》的机会
文章图片
元代学者李冶在《敬斋古今黈》卷三中对《史记》有这样一段评论:
《屈原传》原劝楚怀王杀张仪 , 其事纤悉备书 。 然《楚世家》载劝杀张仪者乃为昭雎 , 而屈原没不复见 。 若以为简策繁多 , 要使姓名互着 , 则在《左氏春秋传》有之 , 在《迁史》故无此例 。 若以为昭雎本主此事 , 原特副之 , 则《屈原传》略无昭睢一言 , 而原之事迹明白乃尔 。 两者皆无所据 , 何耶?此盖旧史去取失当 , 司马迁笔削时不暇前后照顾 , 随其所载 , 各自记之 , 遂使《世家》与《列传》异辞 。
按 , 《史记》无昭雎劝怀王杀张仪事 。 《世家》与《列传》异辞者 , 乃谏怀王入秦事 , 即下文将提到的屈原第二个可能的出场机会 , 李冶误记 。
《资治通鉴》周赧王十六年 , 秦昭王诓骗楚怀王入秦 , 楚大臣昭雎劝怀王勿行 。 在此 , 司马光取的是《史记·楚世家》中的说法 。 《史记·楚世家》:“楚怀王见秦王书 , 患之 , 欲往 , 恐见欺;无往 , 恐秦怒 。 昭雎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 。 秦虎狼 , 不可信 , 有并诸侯之心 。 ’怀王子子兰劝王行 , 曰:‘奈何绝秦之欢心 。 ’于是往会秦昭王 。 ”然而《史记·屈原列传》却说:“时秦昭王与楚婚 , 欲与怀王会 。 怀王欲行 , 屈平曰:‘秦虎狼之国 , 不可信 , 不如无行 。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 奈何绝秦欢 。 怀王卒行 。 ”
劝怀王勿入秦的究竟是谁 , 《史记》本文内有两说 。 关于这一点 , 上文曾提及 , 黄汝成也注意到了 , 他认为《通鉴》将此事属昭雎而不属屈原 , 乃是“脱漏” 。 这个判断恐怕有些武断 。 纪传体史书中 , 纪传异词是常见现象 。 在没有相对合理的证据、理由判定哪一说更为准确时 , 比较谨慎的方法是暂采本纪 , 这似乎是很多史学家在实践中常用的方法 , 《通鉴》亦有此例 。 如卷五周赧王五十一年“秦武安君伐韩 , 拔九城 , 斩首五万”条 , 依据的是《史记·秦本纪》的记载:“(昭王)四十三年 , 武安君白起攻韩 , 拔九城 , 斩首五万 。 ”而《史记·白起列传》所载这次战争的战果是“拔五城” , 并非九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