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兴起后,买到厂价货不再难,为什么买不到厂价茅台酒?


——再探:消费者喝不起茅台酒的根源
■网商兴起后,买到厂价货不再难,为什么买不到厂价茅台酒?
本文插图

电商的兴起 , 把商品“溢价”打回原形 , 我们终于可以买到“厂价”商品
一、神秘的“溢价” 。
这些年经济的高速发展 , 反应在生活领域里 , 有个突出的不平衡现象 。 就是所谓的经济学专家们反复宣讲的商品“溢价” , 说是商品的价格包含两部分 , 即:产品本身的有形价值和流通中存在的无形价值 。 这个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就叫溢价 。
二、溢价来源于三个方面:
⒈政策红利 。 有政府部门的扶持和政策法规的支撑 , 以此形成的无形资产;
⒉广告效应 。 广告推广形成的无形资产;
⒊消费者愿意买单 , 认可价格 。
就说茅台酒 , 解放初期2块多说贵 , 1971年4.07元还说贵 , 1981年11.56元、1987年18.5元、1989年猛升到89元 , 1991年203块了一样说贵 , 到去年都3000块了 , 一直喊贵 , 一直在买 。
■网商兴起后,买到厂价货不再难,为什么买不到厂价茅台酒?
本文插图

三、“溢价”的本质是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商品服务 , 不是掏更多的钱 。
如今信息发达 , 都知道这个价格虚头太大 , 也都知道茅台酒的成本只有100元 , 可是要掏3000元去买 。 至于买来干什么 , 喝不喝 , 先放着不说 , 只说多出的那么多钱 , 凭什么 。
很多商品都学会了这一套 , 不论谁个质疑他的价高 , 俩字回你:溢价!其实“溢价”不值一驳 。 政策红利的本意是扶持你的发展 , 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你的产品;市场推广消费者已经买单 , 广告费都摊入了成本;至于消费者愿意掏这个钱 , 不掏没办法 , 别家都这样 。 所以 , 所谓的溢价 , 其实就是变相加价 , 带有明显的霸王条款性质 。
溢价 , 源于现行的商业运营模式 , 多了个“中间商”从中剥利 , 深层意义在涨价
一、商业推广本来不需要独立的销售商 。
我们把商业运营模式倒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 。 任何一个酒厂、茶场、酱园 , 百行百业 , 所有生产和加工制造厂家 , 自己的产品自己卖 。 或卖给商家 , 或卖给消费者 , 没说有积压 , 当然也没有100块酿的酒卖几千的现象 。
■网商兴起后,买到厂价货不再难,为什么买不到厂价茅台酒?
本文插图

那之前的市场就这么个模样 , 而且千年不变 , 没出现过什么耸人听闻怪事情 。 市场规律也得以正常体现 , 货物多了降价 , 少生产;货物少了涨价 , 多生产 , 产量、供应量和价格自行调节 。
二、“代理商”就是独立销售商 , 与生产商利益共享 。
可是在九十年代这个阶段 , 我们的市场运营模式发生了改变 , 在生产和销售行业正常运营情况下 , 出现了一个崭新的行业 , 叫做“代理商” 。
“代理商业”始作俑者是五粮液酒厂 , 最先搞贴牌;随后就是茅台酒的袁掌门 , 发明和建立并切实推行了“渠道销售制度” 。 这样就从本来的商业销售领域里独立出一个新兴行业 , 也因为后来体现的突出推广作用 , 成为酒厂的密切伙伴 , 共同享有产品和市场的利益 。 当然说是“狼狈为奸”也不为过 , 因为后来的市场证明 , 他们双方并不是为消费者谋福利 , 而是攫取消费者的利益 。
■网商兴起后,买到厂价货不再难,为什么买不到厂价茅台酒?
本文插图

三、“代理商”模式被广泛运用后 , 化身“中间商” , 有了自己的名分 。
记得最早的央视标王 , 连续两个都是白酒 , 秦池和孔府 。 迅速红火 , 供不应求 , 但也很快完蛋 。 案例显示 , 广告效应巨大 , 产量严重跟不上 , 厂门口提货卡车排大队 , 生产不出来怎么办啊?他们都采取一个方法 , 外地买酒罐装自己的瓶子 , 当自家酒卖 。 那时候白酒还都没有什么“溢价” , 买人家同质的原酒就不赚钱 , 于是买低质便宜的 。 就这样 , 低质酒当好酒卖 , 砸了自己的牌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