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外出旅行如何注意防控疫情?这份权威指南请收好!

时值5月 , 姹紫嫣红 , 正是出游好季节 。 然而 , 很多人关心当下旅游是否安全 。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 , 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 , 旅行是比较安全的 , 但是目前每日仍有新增输入或本土病例 , 人们出行仍要保持警惕 。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则不建议出行 。 出行人员要避开热门景点、高峰时段 , 避免在密闭空间内开展一些娱乐项目 。 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 , 应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 , 并提前联系景区 , 了解当地防控政策 , 按要求做好准备 , 同时准备口罩和手消毒剂以备路上使用 。
冯录召建议 , 如果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 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 , 全程佩戴口罩 , 做好手卫生 , 并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 在游玩过程中要有序排队 , 保持人际距离 , 注意咳嗽礼仪 , 随时做好手卫生 。 住宿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 , 开窗通风 。 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 。 冯录召说 。
【「公筷」外出旅行如何注意防控疫情?这份权威指南请收好!】关于就餐问题 , 冯录召建议 , 当前仍不推荐大规模聚餐 , 也不建议携带没有自理能力的婴幼儿进行堂食 。 近日 , 有地方公布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显示 , 患者和其他确诊病例一同聚餐 , 有可能被传染 。
如果去餐厅用餐 , 建议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厅 , 就餐前做好预约 , 错峰用餐以避免拥挤 。 进入餐厅前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测量、登记 , 如有发热则不应进入餐厅 。 在餐厅要尽量减少接触公共设施 , 做好手卫生 。 用餐时 , 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 , 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并注意咳嗽礼仪 。
乘坐交通工具时尽量减少饮食次数 , 景区就餐首选外带食品 , 以防范可能出现的疾病感染 。
关于餐桌文明问题 , 中华健康管理博士联盟副秘书长谢朝晖表示 , 以前更多注重的是用餐礼仪、科学饮食、绿色环保、反对浪费等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餐桌文明的关注点转变为公筷公餐卫生进食、分餐分食健康消费 。
谢朝晖说 , 正确使用公筷、分餐或双筷制 , 可以有效降低病原微生物交叉感染 , 也可以减少幽门螺旋杆菌等病菌通过唾液传播感染 , 降低胃病、甲肝等疾病发生概率 。 去餐馆就餐时 , 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 。 若要使用餐馆的餐具 , 应主动要求在每个盛食物的容器中配备公筷公勺 。 若是涮火锅或必须在餐桌熟制的菜品 , 应要求提供生料专用公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