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一位上海老师的昭通帮扶生活

东华大学■一位上海老师的昭通帮扶生活
文章图片

董晓光(左一)在给孩子们赠书 。 资料图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4月15日下午 , 从上海来的驻村书记、33岁的教师董晓光坐在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委会议室里 , 参加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远程视频会议 。
这是东华大学-盐津县2020年度校地对接扶贫工作推进视频会 。 虽然与上海相距两千多公里 , 通过视频 , 董晓光见到了校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副校长邱高等领导 , 还是感到十分亲切 。
在视频会议上 , 东华大学的几位主要领导一致表示 , 将加大在党建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帮扶资源、消费扶贫、就业扶贫、调研宣传等方面的力度 , 助力盐津打好脱贫攻坚战 。
开完会 , 董晓光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
当好扶智纽带
位于滇东北乌蒙山区的盐津县 , 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 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万余人 , 贫困村86个 。
【东华大学■一位上海老师的昭通帮扶生活】初见盐津县城 , 这座被作家形容为"挂在岩壁上的城市" , 从大上海来的董晓光被深深震撼了:峡谷之间沿江而建的街道 , 散落山坡上的一处处"吊脚楼" , 还有关河里滔滔奔涌的山洪水……
2019年7月17日 , 年轻的董晓光受学校派遣 , 千里迢迢赶到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报到 , 成为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 在他之前 , 学校从2015年开始 , 已经陆续选派了两位挂职副县长、四位驻村第一书记 。
黄草社区方圆21.7平方公里 , 24个村民小组 , 最远的村民小组距村部40多里地 , 贫困人口分布面广 , 境内山高坡陡 , 沟壑纵横 , 道路基础设施薄弱……
为聚合东华大学挂职帮扶干部的能量 , 董晓光首先拉起了两个微信群:"盐津合伙人""黄草合伙人" , 把两位副县长和四位第一书记聚在一起 , 帮助自己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开展工作 。
通过教育扶贫打通教育"最后一公里" , 做好学校与盐津县的"纽带" , 为当地后续发展培养骨干人才 , 这是董晓光等东大挂职帮扶干部的共同心愿 。
2019年 , 东华大学围绕"中小学生、大学生、终身教育"三个梯度 , 在派驻帮扶老师的配合下 , 逐步建立教育扶贫长效机制 ,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 , 扩大培训覆盖面 , 落实了系列举措 。
接力搬迁修路
有一封放在抽屉里的信 , 董晓光一直珍藏着 。 这是海子村民小组彭宗洪家里两个孩子写来的感谢信:"感谢你们的资助;谢谢您的关心和关爱 。 我会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你们 。 "
海子村民小组是东华大学定点扶贫挂钩帮扶的黄草社区的一个高寒偏远村民小组 , 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41人 。 2015年以前 , 这个山上的村民小组各户散居在山间树林里 , 住的都是几十年的串架房:修了补 , 补了又修 , 经常是屋外下大雨 , 屋里下小雨 。 居住地不仅缺土地 , 还不通公路 , 唯有一条上山下山的小路 , 只能步行 , 到村上办事要一个半小时 , 到镇上要两个多小时 , 老百姓建房修房材料转运费比材料还贵 。
时任驻村第一书记的陶康乐 ,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 向学校提交了专题报告 。 东华大学投入53万元资金 , 重点用于村民小组组内安置点的建设及帮助修建进村道路 , 考虑到建房材料转运费很高的实际困难 , 在国家农危改政策基础上 , 每户再资助两万元;2016年7月 , 陶俊清接替陶康乐任驻村第一书记 , 他与学校派来的挂职副县长 , 逐户摸排建房意愿、察看旧房情况 , 确认房屋建设用地征地;2017年7月 , 张强接替第一书记的岗位 , 继续全力推动这项工作 。 一直到2019年7月 , 安置点的房子终于主体完工 。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 , 一是房子建好了 , 但是公共生活区的院坝泥泞不堪 , 一到下雨天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 老百姓不愿意搬进新房住;二是农危改政策要求"建新拆旧" , 让老百姓搬出老房子还得同步拆旧拆危 , 几十年的生活记忆 , 老百姓心里十分不情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