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企业预期改善 市场信心增强
采访人员 林火灿
今年一季度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 , 我国GDP增速同比下降6.8% 。 许多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遭遇了比较大的困难 , 一些个体工商户停业歇业问题较为突出 。
不过 , 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统筹推进 , 经济社会运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逐步趋于正常 , 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 企业预期明显改善 , 市场信心显著增强 。
3月份 , 制造业PMI为52.0% , 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 。 从分项指数看 , 同上月相比 , 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等11个指标指数上升 , 升幅在3.0个至26.3个百分点之间 。
有着民间PMI之称的财新PMI也显示 , 3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1% , 较2月的历史低点回升9.8个百分点 , 表明制造业景气度基本回稳 , 但改善幅度仍较为有限 。
这些数据均表明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 , 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 , 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 , 企业的信心进一步提升 。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 在官方PMI中 , 3月份 , 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 , 比2月份提高12.6个百分点;非制造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3% , 比上月回升17.3个百分点 。 这两个预期指数 , 进一步印证了市场主体信心的恢复 。
【市场主体■企业预期改善 市场信心增强】市场主体的预期改善与信心恢复 , 来自于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 。 进入3月份以来 , 随着人们有序返岗复工 ,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占中国经济总量超过40%的城市群 , 夜间灯光亮度不断提升 。
随着各地方各行业分区分级、精准有序复工复产取得明显进展 , 一大批重大项目开复工提速扩面 。 在物流方面 , 铁路装车数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 民航、港口、水运均正常运营 , 快递业务量已明显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 在用电量方面 ,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6.5% 。 其中 , 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2% , 降幅比上月收窄5.9个百分点 。 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 , 目前 , 有色金属、医药、电子、化工、钢铁、机械等工业行业用电量已基本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
市场主体的预期与信心 , 来自于稳健运行的经济基本面 。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 , 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 , 经济发展综合竞争优势不断显现 , 抵御短期冲击、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 面对疫情冲击 , 许多企业迅速开展技改扩能和转产扩产 , 一些满足群众基本需要的工农业产品生产和销售保持了正增长 , 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 一些国际知名企业也在就区域总部落户中国等加快洽谈进程 。 这些逆势成长的新增长点增长极 , 既展示出中国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和韧性 , 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极大的信心 。
市场主体的预期与信心 , 来自于宏观政策的相机调控、精准调控 。 一段时间以来 ,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统一部署 , 在帮扶企业、稳定就业、扩大内需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这些政策措施既有利于帮助市场主体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 , 帮助其渡过难关 , 也将为各类市场主体今后的发展注入更强的动力 。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一季度经济产生了较大冲击 , 但经济运行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未发生改变 。 只要我们依托强大国内市场支撑 , 通过宏观政策对冲 , 畅通经济循环 , 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 , 就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克服眼前的困难 , 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 。
推荐阅读
- 徐州铜山检察发布|【网格员在行动】周东升检察长走访服务企业
- 人民日报客户端|惩罚业绩不达标员工生吃蚯蚓,企业负责人被拘留5天
- 华为手机出货量暴跌!
- 中国疾控中心称病毒并非从武汉海鲜市场向人类传播
- 农产品期货网|爱心企业为 山区儿童送鸡蛋
- 摆个小摊,你就成市场经济了?
- 信仰不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 汽车的核心部件,是谁在毫不掩饰地垄断?
- 美国威胁不让香港再特殊,这1300多家企业怎么办?
- 反需求曲线函数——市场价格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