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堤■花园口决堤后的日军:为躲洪水活烧伤兵

1938年的6月9日是个晴天 , 至少郑州北郊的花园口是如此 , 新8师参谋熊先煜在他的日记里匆匆记了一笔——如同前两日接连的阴雨一样 , 天气本身并不能让他再有更多的关注 , 新8师在花园口所承担的特殊使命 , 才是他日记的重点 。
这一天已经是第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悬赏下的最后期限 。 就在前一天 , 6月8日上午 , 新8师政治部特地率同战地服务队到花园口工地 , 唱歌慰问演出 , 让连续劳作“一昼一夜又半日”的新8师第2团、第3团以及工兵连全体官与兵“更觉兴奋” , “毫无倦容” 。 演出结束不久 , 11点 , 商震再度派遣他的参谋处长魏汝霖到达花园口工地 , 带去他的慰问和悬赏:“如于本夜24点放水 , 奖法币2000元;如明日午前6时完成 , 则奖1000元 。 ”
决堤■花园口决堤后的日军:为躲洪水活烧伤兵
文章图片

受命成为决堤监督指挥工作的负责者以来 , 商震虽然命令下属的第39军军长刘和鼎作为决堤工作的具体统管 , 但决堤最初选址——赵口接连两处决口和坑道作业的失败 , 加上开封失守的战况 , 已经使商震异常焦灼 。 而当众宣布悬赏之后的魏汝霖也索性不回郑州 , 驻守在工地上等待成功放水的消息 。 这个夜晚 , 依旧是新8师官兵在花园口这段“由小石结成、非常坚硬”的堤坝上不间断地挖掘和搬运 , 熊先煜现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抗战日记里甚至还详细记录了当时简陋的工具:圆锹、十字镐、钢钎、箩筐、土箕、木杠……
决堤■花园口决堤后的日军:为躲洪水活烧伤兵
文章图片

6月9日上午6点 , 魏汝霖应该等来了第一个好消息 , 新8师副师长朱振民把它记录在日记里:“上午6时起 , 用炸药将堤内斜面石基炸坏” , 这意味着堤坝最坚固部分的破坏工作已经完成 。 果然 , 两个多小时之后 , 上午9点 , 魏汝霖终于等到了可以回郑州复命的完满结果——“决口工程完竣 , 开始放水” 。 作为决堤工程的实施者 , 熊先煜记录下了自己见证这一瞬间的心情——“情绪紧张、悲壮惨烈” , 这或许是身为军人的简洁 , 但它所能传递出的震撼 , 并不为近60年的时光所阻隔 , 当采访人员站在已经修复的花园口堤坝上再次追寻这段历史 , 被不同的人重复得最多的词语 , 却依旧还是——惨烈 。
当地的水利专家告诉采访人员 , 当时黄河大堤的宽度一般在30米左右 , 既是河堤河防 , 同时也是公路 。 所以回顾起来 , 熊先煜记录的新8师选择的决堤方式还是很有技巧 , 他们在大堤顶部先挖掘50米宽 , “这样一来 , 可沿斜面挖掘 , 徐缓而下 , 放水时候不容易导致坍塌 , 而且即使挖掘到河底 , 仍然可以保持10米左右的宽度 , 河水完全可以自行流出” 。 “堤之中央 , 暂留3米宽 , 最后再挖” , 这样可以保持东西交通的顺畅 , 更聪明的是 , “他们在掘土的时候又分阶梯 , 可以同时容纳多人分别作业” , 而且“分由堤之南北两面同时动工 , 并各向东西掘土运土” 。 即便是如此科学的施工 , 新8师的官兵还是花了整整两个昼夜才完工 , “可见当时黄河大堤的坚硬程度” 。
第一股从决口涌出来的黄河水并不汹涌 , 熊先煜形容的是“起始流速甚小” 。 当天晚上22点 , 第一战区最高长官程潜发给蒋介石的密电里有更具体的描述 , 竣工之后“掘口宽约4米” 。 水情一直在被密切关注 , 仅仅“一个小时之后” , 朱振民就发现“因水冲刷 , 决口扩至十余米 , 水势遂益猛烈 , 黄河主流亦渐渐南移” 。 下午13点左右 , 熊先煜描述的水势已“似万马奔腾” , “远望一片汪洋” , 而决口还在“因水势之急而溃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