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PLUS」梁忠玲:模具产线上的“啄木鸟”( 二 )


小到装夹位上的一个小垫块 。 此前产线上应用的电极装夹位都是石墨或红铜 , 梁忠玲认为这样的装夹太浪费材料 , 通过不断尝试 , 他制定了《标准垫块代替电极装夹位》方案 , 将传统的装夹方式加以改变 , 此后的电极材料成本降低了10% 。
大到产线的编程优化与升级 。 梁忠玲研发的模具零件加工基准试切方案 , 通过此工艺的改革 , 杜绝了因人为分错中而产生的异常 , 使异常成本降低约20% , 避免了因为异常而返工或重做的方风险 , 大幅提高模具的加工品质;
在宝安建设“智创高地”的背景下 , 梁忠玲又将目光投向智能制造 , 带领团队组建石墨电极自动化加工车间 , 打造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 , 在减少劳动成本的同时 , 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 预计每年将为企业创造收益近百万 。
传承是一份责任
尽管学习的是数控专业 , 但梁忠玲步入“职场”的过程并不顺利 。
起初 , 梁忠玲只是模具工厂的一名学徒 。 “进到工厂才发现 , 我们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操作存在很大不同 , 包括很多老师傅口中的术语我们也不懂 。 ”梁忠玲说 , 当时自己很苦恼 , 在工厂的学习比在学校里更加艰难 , 很多工序带教的师傅只现场演示一次 , 大多数时间都要靠自己摸索 。
尤其是 , 有关数控编程的工作梁忠玲更是连基础都没有 。 但是梁忠玲没有放弃 , 为了学习编程技术 , 梁忠玲就每天跟在师傅身边 , 把每一次的代码和程序记录下来 , 再自己慢慢研究 。
“有时候晚上睡觉都在思考 , 突然有了优化或者修改的灵感 , 就马上爬起来就记录下来 , 找机会去试一试 。 ”
每到周六日 , 工厂的员工都休息了 , 梁忠玲就自己跑到车间 , 将自己一周以来研究出来的程序做出来 。 持之以恒的钻研最终让梁忠玲自学成才 , 成为数控编程的行家高手 。
在梁忠玲看来 , 学会只是入门 。 “可以把产品做出来是一个阶段 , 但要把产品更快更好的做出来 , 又是另外一个阶段 。 ”梁忠玲说 , 软件是一种辅助工具 , 更多还需要信心和坚持 , 把要做的产品更有效率、更具品质地做出来 。
如今 , 梁忠玲已经从学徒成长为数控专家 , 但入行时学习的艰难一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 也坚定了他将经验传承下去的信念 。 “曾经 , 由于师傅不愿倾囊相授 , 我的很多同学都已经离开了这个行业 。 ”梁忠玲认为 , 工匠不仅要技术好 , 更要把懂得的东西传承下去 。
在金三维 , 员工们亲切地称呼梁忠玲为“老梁” 。 作为数控部经理 , “老梁”不愿意每天坐在办公室 , 而是喜欢呆在车间一线 , 和技术人员们随时交流、随时探讨 , 遇到技术上的难题 , 梁忠玲就“手把手”传授经验 。 梁忠玲称 , 如果有机会 , 未来他希望能成为一名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 。 “我想把我这些经验一些方法交给下一代 , 让他们能少走些弯路 。 ”
致敬词:实践中不断探索 , 细节上时刻钻研 , 用创新让模具焕发智慧光芒 。
【采访人员】胡百卉
【「南方PLUS」梁忠玲:模具产线上的“啄木鸟”】【作者】胡百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