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跨境品短缺焦虑有解,平台与供应商合力( 二 )


孟女士在各大电商平台时刻“监督”着所需奶粉的销售情况 , 刘女士则忙着跑了几家线下的母婴店和超市买奶粉 。 刘女士对奶粉情况的担忧在最近有所缓解:“3月一整月 , 只要看到有卖孩子吃的奶粉 , 就会多看几眼 。 最开始出现了一些奶粉有效期临近、批次比较老、品牌上新减少等情况 。 疫情后期时 , 上述状况就有所缓解了 。 ”
跨境母婴平台宝贝格子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宝贝格子平台内跨境商品多数以直邮、保税仓发货、一般贸易三种方式销售至消费者手中 。 因为疫情影响 , 直邮商品的运输时效会延长 , 而保税仓商品不会出现缺货的情况 。 该负责人称 , 国内保税仓的商品可以支持消费者的日常购买 , 品牌经销商会根据保税商品库存、物流时效情况适时批量订购商品 。
电商平台补救
从多家电商平台的情况来看 , 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 , 不少海外商家的经营销售面临比较大的挑战 , 来源于日韩、澳大利亚、美国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商品在短期内有短缺现象 , 但均在陆续补货 , 电商平台也在多方协调货品、物流、仓储资源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采访时发现 , 产能下降只是导致商品短缺的众多原因之一 , 消费者的超预期下单、空运与船期的减少则是更为重要的原因 。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强调 , 国际航班运行受限 , 进而影响了个别供应商部分商品的供应 。 京东负责人举例称 , 母婴类的缺货原因主要是销售超预期 , 这可能是因为疫情改变了人们线下购买的习惯 , 造成线上销售激增 。
“船运排期的时间有所延长 , 以前是提前3天申请船尾就行 , 但现在需要半个月至20天 。 ”王丽解释称 , 航班与船运都很紧张 , 大批量商品无法走空运 , 像奶粉这类重物只能走海运 , 整体时效就会慢下来 。
疫情暴发前 , 王丽多利用航空补货 , 每周四补货一次 , 每次2000件左右 。 如今 , 每月内补货两次就是理想状态 , 由于一次性就需要补1.2万罐奶粉到保税仓 , 王丽只好改用海运 。 “后期物流状态说不好 , 物流运输几乎是一天一个状况 , 从澳洲到国内保税仓 , 现在只运了1次 。 ”
当然 , 物流的不确定性 , 让商家和消费者要为此支付更高的运费 。 王丽要为这1.2万罐奶粉多支付20%-30%的运费 , 如果是空运直邮成本还要上涨 ,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 , 物流费用增长50% 。 从澳大利亚直邮一罐成人奶粉需要15元人民币 , 航班紧张时首重上涨到36元人民币 , 续重之后 , 3罐奶粉就需要95元人民币” 。 王丽多少有些无奈 , “增加的运费 , 需要商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
疫情期间 , 消费者看到的是部分商品临时短缺 , 不过像王丽这样与供应商打交道的商家 , 在不同阶段感受到了不同的问题 。 她解释称 , 很多奶粉的包装罐在中国生产 , 然后运至澳洲装奶粉 , 再从澳洲运至中国 。 “早期的问题是耗材短缺 , 国内疫情严重的时期 , 包装材料供不上 。 待疫情在海外大面积蔓延后 , 成品奶粉运回中国就比较慢了 。 ”
【北京商报▲跨境品短缺焦虑有解,平台与供应商合力】针对商家与消费者的诸多困惑 , 国内的电商平台纷纷出台各项措施 , 紧急补救 。 举例来讲 , 京东国际推进海外商家入仓 , 京东物流帮助海外商家保证履约时效 , 加大备货量;部分海外品牌受疫情影响产能下降 , 京东国际也通过开放招商来不断引入新商家、新品牌和新商品 , 来满足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 在4月 , 天猫国际启动了海贝行动 , 针对进口奶粉提供菜鸟头程跨境物流服务、保税仓租减免、阶梯式备货三大扶持政策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赵述评王维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