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在线』湘潭机器人产业链:从“无中生有”到“星火燎原”



『湖南在线』湘潭机器人产业链:从“无中生有”到“星火燎原”
本文插图

技术员通过实际操作检验机器人的工作效果 。 (采访人员 罗韬 摄)
湘潭在线4月27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 洪静雯)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 , 劳动工具的改革贯穿始终 。 几次工业革命的洗礼 , 把人类制造工具的水平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工业机器人 。
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 “机器替人”“智能工厂”这些词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 这是国内制造产业、特殊工种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
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中 , 一批批“湘潭籍”智能机器人走向市场 , 一种链式发展的趋势在湘潭逐渐形成 , 机器人产业链已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 呈现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
【『湖南在线』湘潭机器人产业链:从“无中生有”到“星火燎原”】“扶”企业 , 做大机器人产业集群
4年前 , 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还是一个不为人知 , 需要为人才、资金、厂房四处奔波的小公司 。
4年后 , 千智机器人公司已成长为在行业内不可小视的企业 , 研发、生产出消防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型服务机器人等10多种产品 , 其中5个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 6个产品关键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 两个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
“没有湘潭就没有千智 。 ” 回首创业4年来的艰苦历程 , 千智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张武道出了心声 。
来湘潭前 , 张武曾在家乡西安开办了一家同类企业 , 生产经营了十多年 , 仅个人自投研发资金就达上千万元 , 研发、生产出来的零件塞满了厂房、仓库 , 最困难的时候 , 核心研发团队每人每月只发700元工资 。
机器人产业的研发投入很大 , 靠个人资金难以支撑 。 张武坚定认为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一个发展黄金期 , 他必须寻找合作伙伴 , 寻求政策支持 。 于是 , 他带着资料和产品 , 找到了西安当地的园区 , 以及南京、成都等地的园区 , 然而作为一个还看不到市场前景的项目 , 一个初创的高科技企业 , 张武的游说并未引起他们的重视 。 就在这时 , 湘潭高新区向他伸出了援手 , 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 为减轻公司的生产成本 , 5年内高新区为其免费提供办公和生产场地;为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 , 为其研发人员在花漾年华小区租下了7个套间居住;为解决企业“用人荒” , 多次组织千智去长沙人才市场“招兵买马”;为争取有关部门立项支持 , 积极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 。
一颗行业“新星”冉冉升起 。
生产厂房有了 , 扶持政策有了 , 接下来就是千智施展拳脚的时候了 。 通过2年时间 , 公司完成了研发团队的梯队建设 , 先后与南京理工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 依托欧阳晓平院士 , 与湘潭大学共建了公司院士工作站;出台了6项创新激励制度 , 最大限度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成了产品的试验试制 , 为加快发展特种机器人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 数年间 , 千智机器人公司凭借其产品优势 , 成功跻身业内第一梯队 , 公司机器人产品获得核电、消防、军工等单位青睐 。 去年该企业机器人销量达200台 , 实现产值2000万余元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开春满园 。
千智机器人公司的成长 , 只是我市扶持中小微机器人企业发展努力的缩影 。 作为机器人产业基础薄弱的湘潭 , 通过专项扶持政策、相关行动实施、专项基金设立等 , 形成了协调联动的推进机制 , 为湘潭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较为良好的保障 。 如今 , 以千智机器人、世优电气、傲派机器人、千寻机器人、敦敦科技等为代表的机器人本体、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的产业相继壮大 , 集群效应不断显现 。 2019年 , 全市共有注册机器人企业19家 , 已签约拟注册机器人企业14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