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负油价”却发不了财,民营炼厂:我们这两个月炼的是60美元/桶的油……( 二 )
摸不着的“高红利”:之前消耗的原油每桶超过60美元
金诚石化似乎是吃了一波红利了 。
事实上 , 门口车水马龙的金诚石化却可能是周边同行中日子过得最紧巴的一家 。
这种紧巴的日子 , 缘自其在高油价时囤了一批货 。 “我们情况很特殊 , 今年不是很好 , 前期我们订货(原油)比较多 , 现在还是亏损着 。 ”金诚石化一位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坦言 。
汇丰石化则庆幸避开上一波高油价的行情 。 对同行的处境 , 除了惋惜 , 来自汇丰石化的人士做了一个比喻:“采购原油 , 有时候就像炒股一样 , 一旦碰上 , 也是没有办法 。 ”
“炼厂消耗的原油 , 并不是随行就市 , 从采购原油到批发成品油出厂 , 一般会有两三个月时间 。 ”东明石化一位人士介绍 , 一般炼化企业提前两个月订货 , 然后经过30天左右的海上运输 , 到港半个月之后一般才运到厂家 , 到公司加工的话 , 又得15天 , 才往外卖 。
“买原油可不像逛菜市场 , 更不是看好哪个就买哪个那么简单 。 ”在一位地炼企业高层人士看来 , 购买原油也不是订货就敲定价格 , 交货之前 , 能确定的只有运费、保险、贴水等固定成本 , 最关键的油价 , 还要经过锁价 。
本文插图
4月22日 , 与30公里外金诚石化的车水马龙相比 , 因为批发价格的差异 , 汇丰石化等待装油的车辆并不多 每经采访人员 彭斐 摄
“每个炼化企业都有自己的团队专门做这个 。 ”东营一家炼化企业高层人士透露 , 在生产、财务、销售、国际业务部门 , 企业都有一个联动决策 , 但没人敢保证国际油价走势如研判的那样 。
事实上 , 由于国内炼厂采购的原油具备一定的延后性 , 多为“M+2”周期 , 比如3月份炼厂使用的原料 , 来自于1月份采购的原油 , 而彼时价格超过60美元/桶 。
今年1月份 , 瑞银集团分析称 , 尽管中东紧张局势有可能使国际油价出现大的风险溢价 , 但是2020年上半年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要维持在每桶70美元上方是比较困难的 。 不过 , 国际大行可能都没有想到原油价格的“闪崩”幅度会如此之大 。
在大家的印象中 , 油价降了 , 地炼企业的利润应该能上来 , 但上述汇丰石化人士表示 , “都说是利好 , 我们却感觉没有多少是利好 。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8年国内原油期货上市 , 被认为是影响整个行业的大事 。 有分析认为 , 对于独立炼厂来说 , 具有积极作用 , 可以帮助独立炼厂实现套期保值 。
但在金联创分析师刘霞看来 ,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的暴涨暴跌 , 对地炼企业的影响很有限 , “期货方面基本不跟了 , 现在国内原油基本是一个供需主导 , 尤其是地炼这块 。 ”
虽然有专门团队和国际业务部们紧盯期货市场 , 一位炼化企业人士透露 , 地炼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做套期保值的方式并不普遍 。
与此同时 , 在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之际 , 因为进口配额、库存容量及资金周转等因素制约 , 地炼企业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大量采购 。
不过 , 现在最新的动态是 , 商务部于日前正式下发2020年第二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 , 相比往年6月底、7月初的下发时间 , 整整提前了两个多月 。
现在 , 随着前期高价库存消耗 , 地炼买入原油的热情也正在恢复 。
本文插图
2020年3月 , 汽油平均零售利润一度超过2500元/吨 , 达到4年内同期高位 。 近段时间以来 , 国际原油大跌 , 但因为成品油调价“地板价”机制 , 汽油平均零售利润还算稳定 。
“之前在2月份的时候 , 炼厂的库存压力是比较大的 , 但各家采购情况不同 , 目前掌握情况来看 , 有些炼厂已经加工上了低价原油 。 ”刘霞告诉采访人员 。
推荐阅读
- 每日经济新闻|千禾味业:董事胡高宏、董秘吕科霖减持计划完成,共计减持约14万股
- 中国新闻网|余额宝收益率持续走低:不敌银行定期,被微信碾压?
- 每日经济新闻|云南电信自6月1日起逐步关闭3G数据业务
-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农业银行白银分行原党委书记、原行长刘兴富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市拟规定:诋毁、污蔑中医药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 闪电新闻|「改革攻坚在行动」济南: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身价成为硬通货
- |瑞信:投资者有理由为V形经济复苏做好准备
- 科创板|新京报《科创北京》获中国资本市场新闻报道优秀作品奖
- 每日经济新闻|焦作万方:公司最近五年不存在被证券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情况
- 中国经济网|建设银行柳州分行违规收费 遭柳州银保监分局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