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寂寞的人内心是强大的吗
复次智光。出家菩萨远离喧闹。住阿兰若修摄其心。无量千岁以求佛道。三世如来离诸喧闹寂然闲居。万行增修证菩提果。缘觉声闻一切贤圣。证得圣果亦复如是。
其阿兰若有十种德。能令证得三菩提果。
云何名为十种胜德。
一者 为得自在住阿兰若。四威仪中不属佗故。
二者 离我我所名阿兰若。于树下时无执著故。
三者 于卧具等无所爱著。由斯当卧四无畏床。
四者 阿兰若处三毒微薄。离贪嗔痴所缘境故。
五者 乐阿兰若修远离行。不求人天五欲乐故。
六者 能舍喧闹住闲寂处。修习佛道不惜躯命。
七者 爱乐寂静离世言词。弃舍凡愚无散乱故。
八者 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
九者 阿兰若处是三昧室。能得百千大三昧故。
十者 清净如空以为舍宅。心无障碍得大智故。
智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功德。以是因缘。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若为听法供养病人师僧父母。出阿兰若入聚落中。宜速还归于兰若处。若有因缘未得归者。应作是想。今此聚落犹如山林。所得财物虚假如梦。若有所得不应贪著。如是佛子是摩诃萨。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智光汝等善谛听 无烦恼人所住处
远离喧闹处寂静 此是神仙所居处
三世菩萨求菩提 于兰若中成正觉
缘觉声闻诸圣众 亦于此处证菩提
住阿兰若获十利 能令证得三乘果
自在游行如师子 四威仪中无系缚
山林树下圣所乐 无我我所名兰若
衣服卧具无系著 坐四无畏师子座
离诸烦恼名兰若 一切贪爱无所著
常居物外厌尘劳 不乐世间五欲乐
远离愦闹寂静者 弃舍身命求佛道
能住寂静无人声 于诸散乱心不起
世出世间诸善业 心无障碍皆成就
由是兰若为根本 能生百千诸三昧
以大空寂为虚室 行者身心无障碍
具足如是十胜利 是故众圣常居止
智光汝等诸佛子 若欲速成一切智
乃至梦中莫舍离 阿兰若处菩提道
我灭度后发心者 而能住于兰若处
不久当坐宝华王 证得法身常乐果
■网友的回复
不是。
不畏死亡才是。
■网友的回复
内心强大的人不畏寂寞 内心强大,能够在心里构建自我的世界,完成自我对于精神世界的基本需求。
不畏寂寞的人不一定内心强大也可能是因为不懂寂寞 ,内心纯粹的人如孩子,至真单纯的人可能不觉得寂寞是什么。
那么寂寞是什么呢
寂寞是什么呢,是无所事事的空闲吗,还是明明有所事事却 仍旧内心无所事事呢。我个人觉得寂寞是一种诉求,不代表个人的忙碌状态,是一种迷惑又寻不到的精神诉求,我知道我需要一种意义,可是我不知道我想要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获得,可是我大脑知道我需要。当然这种诉求有可能是大脑在欺骗我们,是一种生理现象。
所以 寂寞有两种 ,第一种生理性寂寞,它是 大脑活动区域的亢奋,随着活动增加,调节情绪以及情绪反应的杏仁核发生的紊乱现象。
第二种是精神寂寞 是在人的驱动力 生存目标 完成后 对于现状的不满足,以及未来目标迷茫的一种表现。目标明确,爱做计划的人,很少寂寞,有时只是会感受到一种人生路上的孤独感,而一些 感性的对于感情敏感而细腻的人有时会觉得寂寞。
那么感受到寂寞好吗
感受到寂寞的人 可以把它当做一种积极因素,是我们的一种精神自省,应当改变一点了,去做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不能沉沦的警示,也是要求我们充实自己的信号。
加油,不畏寂寞,做强大的人,
■网友的回复
养过的鱼死掉了,花草还在,几经折磨,年复一年,新的模样。
只给小白白喂过几次吃剩的骨头,并未买肉。
也还是喜欢石头,只增不减。
给黄宝抓到过娃娃,尚未食言,却未曾蹦过极看过冰雕。
也不晓得现在可算得上与所爱相悖。
所幸如今性情寡淡,冷冷清清,却仍坚持精神大于裹腹。谈不得勇往直前,跌跌撞撞,不退即可。
我早就没心了。
■网友的回复
只不过是有事干而已,哪有什么不畏寂寞
你让和尚不念经不敲木鱼你看他寂不寂寞
■网友的回复
【不畏寂寞的人内心是强大的吗】 所谓的不畏寂寞,其实只是习惯了而已,谈不上就是内心强大。
推荐阅读
- 怎样提升自己的文艺逼格,成为内心丰盈的女神
- 内心戏多是一种啥体验
- gay,但是喜欢上女人,发自内心的,啥情况
- 从传销里出来,怎样平复自己的内心
- 找一个不美的女人做老婆是啥体验
- 怎样拯救自己一潭死水般的内心
- 有没有一刻内心很鄙视教育
- 人的内心会同时容纳两个人吗?
- 情绪平复特别快,感觉不到任何发自内心的感情,但很容易代入小说和电视剧。有时候又有深深地孤独感。为啥?
- 30多岁的男人有啥不结婚的原因,咋走进他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