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走近大工匠丨老岳的“桃花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陈小平/文 聂冬晗/图 胡楚云/视频
4月21日上午 , 岳长平带记者来到鄢陵县东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园区 , 30多名村民锄地的锄地、出树的出树 , 干得热火朝天 , 领头的张桥镇后张村村民李改中笑着对记者说:“老岳有本事 , 我们跟着他干也更有劲儿 。 ”
岳长平是鄢陵县林科所所长、第三届中原大工匠 , 是东华种植合作社的技术总监 。 这些年 , 随着他研究成果的不断增多 , 合作社规模的不断扩大 , 桃树生意的日渐红火 , 村民们对他的称呼也从“岳所长”变成了更亲切的“老岳” 。
“为了不误农时 , 农历正月初十开始 , 老岳就带着我们下地干活 。 种树、浇水、剪枝、嫁接……大家戴好口罩 , 拉开距离 , 少的时候每天十来个人 , 多的时候三四十个人 , 一直到现在都没闲着 。 ”李改中告诉记者 , 附近的村民不仅能来合作社打工挣钱 , 还能从岳长平这里学到桃树嫁接管理技术 。 通过繁育种植桃树新品种 , 大家的收入明显提高 。
岳长平爱桃花 , 爱琢磨 , 整天一门心思想着怎么能让桃花开得时间更长、更艳 。 “培育新品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我们培育‘嫣红早花’‘嫣红菊花’分别用了16年和18年 。 我到八九十岁也不见得能培育出多少个新品种 , 要想成事必须不断尝试 。 ”今年57岁的岳长平说自己的偶像是袁隆平 。 为了向偶像看齐 , 他几乎整天“长”在地里 , 疫情防控期间也没耽误“伺候”桃树 , 平均每天在田里要走两万步以上 。
“花和人一样 , 你得摸住它的脾气 , 才能想让它咋样它咋样 。 ”岳长平笑着说 , “原来桃花没啥香味 , 我用梅花跟它杂交 , 这不 , 慢慢就弄成了 , 今年开的花香得很 。 你闻闻 。 ”
「三农」走近大工匠丨老岳的“桃花梦”
文章图片

“今年我又用红梅、骨红梅跟桃花杂交 , 现在已经坐果了 , 相当于成功了一半 。 ”在几株已经结果儿的桃树前 , 岳长平告诉记者 。
随着疫情好转 , 近些天慕名前来找岳长平购买桃树新品种的客商越来越多 。 “河北衡水的客人刚拉走1200棵精品桃树 , 安徽合肥的客户想让我去给他们规划桃园 , 上海的客人正在来的路上……”岳长平笑着说 , “以前我们种桃树要出去找销路 , 现在人家都是摸到家里来买 , 供不应求 。 ”
岳长平非常看好他们的桃花产业 。 “总体来讲 , 我们受疫情影响不大 , 因为我们不断有新东西 , 搞的是‘独一份’ 。 比如3厘米直径的桃树苗 , 普通品种一棵十几块钱 , 我们的新品种能卖百十块 。 ”岳长平告诉记者 , 今年植树节前后 , 长垣、封丘等地来了不少客户 , 仅封丘县就订了十多万棵桃树苗 ,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我们的大客户会越来越多 。 ”
“看 , 这一片就是我们今年新栽的100多亩桃树苗 , 有20多万棵 , 长得特别好 。 ”岳长平说 , 他有个“桃花梦” 。 他想研究出更多桃花新品种 , 想在村里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采摘、旅游于一体的桃花园 , 想让更多地方种上他的桃树 , 想让更多人因为桃花发家致富 。

春风吹过 , 看着身边一排排迎风摇曳的桃树苗 , 岳长平说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
【「三农」走近大工匠丨老岳的“桃花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