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松紧差别多大?意大利研究:宽松或致一年7万人死于新冠
在中国之后,意大利一度成为新冠肺炎COVID-19的震中,持续一段时候后被美国和西班牙反超 。根据意大利民事保护部当地时间4月22日18时公布的数据,意大利24小时新增337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感染187327例,累计死亡25085例,治愈54543例 。意大利现存确诊病例107699例,相较前一天下降10例,为连续第3天下降 。
文章图片
意大利未来的疫情走势将如何?当地时间4月22日,意大利特伦托大学、乌迪内大学、帕维亚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一项研究“Modell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pulation-wide interventions in Italy ”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为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Giulia Giordano 。
这些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个COVID-19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新模型,名为“SIDARTHE”,可以区分已确诊(已诊断)病例和未确诊(未诊断)病例,还能按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病例,将人口分为8个疾病阶段 。
这项研究证实了一种假说,即诊断行动可以降低感染峰值,有助于更快结束疫情 。研究还发现,采取部分封城的举措会让同时感染人数和ICU收治患者的高峰延迟,但总的感染和ICU收治人数只会出现轻微下降;相反,实行非常严格的社会疏远策略可以让同时感染人数和ICU收治患者的峰值出现可预期的降低,总的感染和ICU收治人数会出现显著下降 。
研究人员估计,较宽松的封城措施会让意大利在第一年出现7万例死亡病例 。
他们总结认为,现已采取的社交疏远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应在最初阶段就立即予以实行 。而封城措施只有在落实大规模检测和接触者追踪的情况下才能安全地解除 。
流行病学新模型:截至目前最细病例划分
论文中提到,意大利疫情十分严重 。在罗迪市于2020年2月21日出现第一例本土病例后,伦巴第大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也开始出现疑似病例 。2月22日,意大利将伦巴第大区的11个感染SARS-CoV-2的市镇划为“红区”,并对其进行了封锁以控制疫情蔓延 。
在意大利对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实施大排查之下,截至4月5日共采集了691461份鼻腔拭子 。实际上,在意大利疫情的早期,有症状和无症状的人都接受了筛查 。2月26日,意大利政府颁布了一项规定,宣布只对有症状者进行筛查 。3月8日,为了进一步控制SARS-CoV-2的传播,“红区”扩大到整个伦巴第大区和14个意大利北部省份 。3月9日,意大利宣布将全国封锁,并逐步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 。
在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的患者身上,SARS-CoV-2的高病毒载量在他们的上呼吸道样本中发现,病毒排出模式类似于流感病毒 。因此,隐秘传播可能在疫情传播的主要方式,其作用也被严重低估 。
这项研究认为,区分已确诊病例和未确诊病例很重要,因为前者通常会被隔离,因此传播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这种区分也有助于解释对病死率和流行传播的误读 。
文章图片
SIDARTHE模型示意图 。
研究人员因此描述了一个COVID-19大流行的流行病学新模型,命名为“SIDARTHE”,可以区分已确诊(已诊断)病例和未确诊(未诊断)病例,还能按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病例 。研究人员将人口分为8个疾病阶段:疑似(未感染,S);已感染(无症状或少症状感染,未检测,I);已诊断(无症状感染,已检测,D);患病(有感染症状,未检测,A);已确诊(有感染症状,已检测,R);病危(有危及生命的感染症状,已检测,T);痊愈(已康复,H);去世(已死亡,E) 。
研究人员利用意大利从2020年2月20日(第一天)至2020年4月5日(第46天)的数据,分析了逐步的限制措施(包括最近一次从2020年3月9日开始的封城)如何影响了疫情在意大利的传播 。研究人员还模拟了不同应对策略效果的长期可能场景,包括社交疏远、接触者追踪和全民检测 。
推荐阅读
- 印度封城期间,农民工为回家徒步行走2000公里
- 印度“封城”期间,农民工为回家“受尽折磨”:用时10天,步行2000公里…
- 舒兰吉林舒兰:将对违反“封城”等规定者从重行政处罚
- 英国警方:?首相高级顾问“轻微违反”封城措施 但警方不会采取追溯行动
- 国际社会英首相顾问违反封城令风波发酵 医务工作者威胁辞职
- 国际社会英首相顾问违反封城令遭批 约翰逊称其“情有可原”
- 科尔多瓦3天新增55例新冠病例 阿根廷第二大城市重新封城
- 巴西巴西确诊病例累计超41万,6成市民支持严格封城措施
- 被封城压抑得头脑发热?西班牙市长醉酒撒欢儿,被迫辞职
- 印媒:印度一40岁女子“封城”期间遭3名男子轮奸